(一)指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等出家、在家之男女。(參閱“四衆”1763)
(二)指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叁十七、俱舍論卷十五等所舉之勝道、說道、活道、壞道四種沙門。(參閱“四種僧”1817)
(叁)六方禮經列舉惡知識四輩有叁類,善知識四輩有四類,應擇其善者而從之,惡者則應遠離之。
(四)人、天、龍、鬼等四衆,亦稱四輩。
(雜語)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之四衆也。又,人、天、龍、鬼之四衆也。藥師經曰:“四衆:苾刍、苾刍尼、邬波素迦、邬波斯迦。”盂蘭盆經曰:“時目連比丘四輩弟子歡喜奉行。”同圭峰疏曰:“四輩者,僧尼士女,或雲人天龍鬼。”參照四衆條。
[出翻譯名義] 一比丘梵語比丘。華言乞士。乞是乞求之名。士是清雅之稱。謂出家之人。上乞法以資慧命。下乞食以資色身。故名乞士。二比丘尼梵語尼。華言女。佛初不度女人。出家成道之後。因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懇求出家。佛乃度之。故名比丘尼。(梵語摩诃波阇波提。華言大愛道。)叁優婆塞梵語優婆塞。華言清淨士。謂雖在家。能持五戒。清淨守。又雲近事男。謂能持戒。可親近承事諸佛法。故名優婆塞。(五戒者。不殺。不盜。不邪淫。不妄語。不飲酒也。)四優婆夷梵語優婆夷。華言清 - 明·一如等 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