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語mukta^ha^ra, ha^ra 或 keyu^ra。音譯作吉由羅、枳由羅。又作纓絡。由珠玉或花等編綴成之飾物。可挂在頭、頸、胸或手腳等部位。印度一般王公貴人皆佩戴之。又據諸經典所載,在淨土或北俱盧洲,均可見樹上垂有璎珞。法華經普門品(大九·五七中):“解頸衆寶珠璎珞,價值百千兩金,而以與之。”[無量壽經卷下、起世經卷一郁單越洲品、慧琳音義卷七十八]
(物名)梵語枳由羅Key&umacron;ra,編玉而懸于身者。印度邦俗貴人男女皆作之。法華經普門品曰:“解頸衆寶珠璎珞,價直百千兩金而以與之。”同信解品曰:“即脫璎珞細軟上服嚴飾之具,更著粗弊垢膩之衣。”觀無量壽經曰:“諸璎珞中盛蒲桃漿。”玄應音義一曰:“吉由羅應雲枳由邏,此雲璎珞。”
梵語叫做枳由羅,是一種似玉的寶石。 - 陳義孝編
由珠寶串成挂在脖子上的飾物。 - 莊春江居士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