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名數)一須陀洹向,舊譯曰入流,又曰逆流,新譯爲預流向。爲斷見道十五心間叁界見惑之位。是爲向須陀洹果之因位,故曰向。二斯陀含向,譯曰一來。因之新就譯名謂之一來向。爲斷欲界九品修惑中前六品之位。向義同前。叁阿那含向,舊譯曰不來,新雲不還向。爲斷欲界九品修惑中後叁品之位。向義同前。四阿羅漢向,譯曰不生,新舊皆就梵名謂之阿羅漢向。爲斷色界無色界一切修惑之位。參照子果條。
[出成實論並法華玄義] 一須陀洹向梵語須陀洹。華言入流。謂此人將入須陀洹道。未至本位。不稱爲果。但稱爲向。言其從此向初果也。二斯陀含向梵語斯陀含。華言一來。謂此人將入斯陀含道。未至本位。不稱爲果。但稱爲向。言其從此向第二果也。叁阿那含向梵語阿那含。華言不來。謂此人將入阿那含道。未至本位。不稱爲果。但稱爲向。言其從此向第叁果也。四阿羅漢向梵語阿羅漢。華言無學。謂此人將入阿羅漢道。未至本位。不稱爲果。但稱爲向。言基從此向第四果也。 - 明·一如等 撰
須陀洹向、斯陀含向、阿那含向、阿羅漢向。向是正向其果位邁進的意思。見四向四果條。 - 陳義孝編
須陀洹向、斯陀含向、阿那含向、阿羅漢向,向是正向其果位邁進的意思。
- 梵心居士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