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四行?四行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、佛學常見辭彙、法相辭典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四行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四行”的解釋

  (一)指密教胎藏界曼荼羅中臺八葉院四隅四菩薩所代表之四行,即:(一)東南之普賢菩薩,表示淨菩提心。(二)西南之文殊菩薩,表示智慧。(叁)東北之彌勒菩薩,表示慈悲。(四)西北之觀自在菩薩,表示願行圓滿之菩提果。此四行皆表四方四佛之“因德”。此外,亦有以菩提、福德、智慧、羯磨四者分別表示四菩薩之四行。大日經疏卷五(大叁九·六叁一下):“正方四葉是如來四智,隅角四葉是如來四行。”[瑜伽大教王經、大日經疏卷十七、卷二十](參閱“四行菩薩”1691)

  (二)指五戒中除去“不飲酒”之其他四項。中阿含經卷二十六(大一·五九四中):“有一沙門梵志行四行:不殺生、不教殺、不同殺,不偷、不教偷、不同偷,不取他女、不教取他女、不同取他女,不妄言、不教妄言、不同妄言。”

  (叁)通達四谛而趣向涅槃之無漏聖道有苦遲、苦速、樂遲、樂速等四種途徑,稱爲四通行。[集異門足論卷七](參閱“四通行”1766)

  (四)乃菩提達磨所說修證佛道之四種具體行法,即:報冤行、隨緣行、無所求行、稱法行。(參閱“二入四行”167)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四行”的解釋

  (名數)菩提,福德,智慧,羯磨之四行也。大日經疏五曰:“正方四葉是如來四智,隅角四葉是如來四行。”

【佛學常見辭彙】對“什麼是四行”的解釋

  菩提、福德、智慧、羯磨。 - 陳義孝編

【法相辭典】對“什麼是四行”的解釋

集異門論七卷七頁雲:四行者:一、苦遲通行,二、苦速通行,叁、樂遲通行,四二解、樂速通行。雲何苦遲通行?答:靜慮不攝下品五根,是名苦遲通行。雲何苦速通二解行?答:靜慮不攝上品五根,是名苦速通行。雲何樂遲通行?答:靜慮所攝下品五根,是名樂遲通行。雲何樂速通行?答:靜慮所攝上品五根,是名樂速通行。
二解  集異門論七卷七頁雲:複有四行:一、不堪忍行,二、堪忍行,叁、調伏行,四、寂靜行。雲何不堪忍行?答:謂不堪忍寒熱、饑渴、蛇蠍蚊虻、風雨等觸,又四秘密者。一令入秘密。謂聲聞乘中或大乘中。依世俗谛理說有補特伽羅。及有諸法自性差別。二相秘密。謂于是處說諸法相顯叁自性叁對治秘密。謂于是處說行對治八萬四千四轉變秘密。謂于是處以其別義。諸言諸不堪忍他人所發能生身中辛楚、猛利、奪命、苦受、罵辱語言。如是種類,是名不堪忍行。雲何堪忍行?答:謂能堪忍寒熱、饑渴、蛇蠍蚊虻、風雨等觸,又能堪忍他人所發能生身中辛楚、猛利、奪命、苦受、罵集辱語言。如是種類,是名堪忍行。雲何調伏行?答:眼見色時專意系念,防護眼根,調伏其心,不令發起煩惱惡業。耳聞聲集異門論七卷七頁時,鼻嗅香一時,舌嘗味時,身覺觸時,意了法時,專意系念,防護耳根。廣說乃至防護意根,調伏其心,不令發起煩惱惡業,是名調伏行。雲何寂靜行?答:謂四念住、四正斷、四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等覺支、八聖道支、四通行、四法迹、奢摩他、毗缽舍那,是名寂靜行。問:何故說此名寂靜行?答:以于此行,若習,若修,若多所作,能令已生貪欲、瞋恚、愚癡、慢等,寂靜,等寂靜,最極寂靜,是故說此名寂靜行。 - 朱芾煌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四行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