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指得四果之聖者,即須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羅漢等四種人。[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六](參閱“四向四果”1683)
(二)指從冥入冥、從冥入明、從明入冥、從明入明等四種死生之人。(參閱“四種死生”1800)
(叁)指粗人、濁人、中間人、上人。
(四)指順流者、逆流者、中住者、得度者。成實論卷二(大叁二·二四九中):“又四種人:有順流者,有逆流者,有中住者,有得度者。若人一心聽佛法者,是人即能除滅五蓋,修七覺意,是故此人截生死流,名逆流者,亦名爲住,亦名得度。”
(五)指常沒、暫出還沒、出觀、得度等四種人。(一)常沒,謂人不能修習涅槃法,則常沒流轉,而不得出離生死大海。(二)暫出還沒,謂人生于世間,于信、精進、念、定、慧等五種善根不能堅固,還複退失,而流轉于生死。(叁)出觀,謂人雖沒于生死大海,然能隨順涅槃之法,欲求出離。(四)得度,謂人具足修習涅槃之法,則能截生死流,至涅槃岸。[大明叁藏法數卷十六]
(名數)謂四種死生之人也。見四種死生條。[囗@又]順流者,逆流者,中住者,得度者。順流者順生死之流也。逆流者,除滅五蓋而修覺意截生死之流而名。[囗@又]一,常沒人,不習修涅槃之法,常沒流轉于生死大海者。二,暫出還沒人,生于世間五種之善根持不堅固,還複流轉生死者。叁,出觀人,乍沈于生死欲求出離涅槃,于此方向定思惟者。四,得度人,具足修習涅槃之法,截生死之流,得到彼岸者。成實論二(贊論品)曰:“若不能生隨順泥洹信等功德,是名常沒。或生世間,信等功德不能堅固,還複退失,是名暫出還沒。起隨順泥洹信等功德,分別善惡,是名出觀。具足修習隨順泥洹信等功德,是名得度。”[囗@又]粗人,濁人,中間人,上人之稱。
[出成實論] 一常謂人不能修習涅槃之法。則不得出離生死大河。故名常沒。(梵語涅槃。華言滅度。)二暫出還沒謂人或生世間。于信等五種善根。不能堅固。還複退失。流轉生死。故名暫出還沒。(五種善根者。信根。精進根。念根。定根。慧根也。)叁出觀謂人沒于生死之河。而能隨順涅槃之法。欲求出離。如人既沒。思欲得濟。故先觀看方向。故名出觀。四得度謂人具足修習涅槃之法。則能截生死流。到涅槃岸。故名得度。 - 明·一如等 撰
順流者、逆流者、中住者、得度者。順流者是順著生死而流轉的人;逆流者是發奮去除煩惱以截斷生死之流轉的人;中住者是大乘行者爲度有情而出生入死,住于其中;得度者是精修涅槃之法而得度到彼岸的人。 - 陳義孝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