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語pu^rva-kus/ala-mu^la。前世、過去世所作之善根功德。若以一生爲限,從前迄今所作之善事亦稱宿善。又稱宿作福、宿福。過去善業系聞法信受乃至往生成佛之因緣,由此又有相關之宿因、宿緣、宿業、宿習、過因等名稱。我國“積善之家有余慶”之觀念,與宿善意趣相同,而印度于路旁作福舍供旅行者之用,或施惠于孤獨者,皆是積善之行。宿善不單指往昔所修之世間善業,于前世親近佛道,亦爲宿善,更勝于世善。如釋迦牟尼佛曾于修菩薩行之初,即因供花予然(燃)燈佛且禮拜之,而得來世成道之授記。圓覺經、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五、大集經卷十八等諸經中亦謂,得聞信受經上所說法者,皆是往昔所植善根之故。又宿世所植之善根功德,今世開發結善果,稱爲宿善開發、宿執開發。[長阿含卷九“十上經”、法華經卷二信解品、無量壽經卷下]
(術語)宿世所植之善根也。往生要集下末曰:“念彼佛者,宿善內熟,今開發耳。”
過去世所種下的善根。 - 陳義孝編
過去世所種下的善根。
- 梵心居士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