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載,國王大臣欲忏悔者,當修行五事,稱五種忏悔。即:(一)不必禮拜,應常憶念第一義空。謂不必拘于禮誦之功,但當存心憶念正理,不謗叁寶,不于修梵行人作惡留難。(二)孝養父母,恭敬師長。謂如能孝養父母,恭敬學法受戒之師,則無悖逆之罪。(叁)正法治國,不邪枉人民。謂以正順之道治國安邦,亦常教化人民,敬信叁寶,修戒持善,勿以邪法枉屈于人。(四)于六齋日敕諸境內令行不殺,則全國常臻福善,永享安榮。(五)深信因果,知佛不滅。謂所作爲因,感報爲果,若信因果不虛,則無造惡之過;若知法身常住,則無斷滅之見。
[出小彌陀忏] 普賢觀經雲。若國王大臣欲忏悔者。當修行五事。即是名忏悔也。一不必禮拜應常憶念第一義空謂不必拘于禮誦之功。但當存心憶念正理。不謗叁寶。不于修梵行人作惡留難。是即忏悔也。二孝養父母恭敬師長梵網經雲。孝名爲戒。亦名製止。既能孝養父母。恭敬學法受戒之師。則無悖逆之罪。是即忏悔也。叁正法治國不邪枉人民謂以正順之道治安邦國。亦常教化人民。敬信叁寶。修持戒善。勿以邪法枉屈于人。是即忏悔也。四于六齋日勑諸境內令行不殺六齋日。即每月初八十四十 - 明·一如等 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