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梁譯攝大乘論釋卷九之說,衆生心中具有五種散亂。散亂,梵語viks!epa ,乃心流蕩于所緣境之精神作用。即:(一)自性散亂,謂五識不守其自性,隨逐外境而念念變遷。(二)外散亂,謂意識隨外塵而馳動,起種種之分別。(叁)內散亂,謂心生高下,念念遷流而不定。(四)粗重散亂,謂執著我、我所等粗重之法而不得解脫。 (五)思惟散亂,謂下劣之心,即舍棄大乘而憶念小乘。
“六門教授習定論”中亦列舉五種散亂,即:(一)外心散亂,(二)內心散亂,(叁)邪緣心散亂,(四)粗重心散亂,(五)作意心散亂。此外,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一舉出六種散亂,攝大乘論本卷中舉出十種散亂之說。(參閱“散亂”4975)
(名數)衆生之心有五種散亂:一、自然散亂,五識不守自性,隨逐外境,念念變遷也。二、外散亂,意根馳動,隨逐外塵,起種種之分別也。叁、內散亂,心生高下,念念遷流而不定也。四、粗重散亂,計我我所等粗重之法,而不得解脫也。五、思惟散亂,棄舍大乘,憶念小乘,而不得寂靜也。
衆生的心有五種的散亂,即一、自然散亂,謂衆生的五識不守自性,隨逐外境,念念變遷;二、外散亂,是意根馳動,隨逐外塵,起種種的分別;叁、內散亂,是心生高下,念念遷流而不定;四、粗重散亂,是計我我所粗重之法,而不得解脫;五、思惟散亂,是棄舍大乘,憶念小乘而不 - 陳義孝編
衆生的心有五種散亂。
1、自然散亂是衆生的五識不守自性,隨逐外境,念念變遷。
2、外散亂是意根馳動,隨逐外塵,起種種分別。
3、內散亂是心生高下,念念遷流而不定。
4、麤重散亂是計我所麤重之法而不得解脫。
5、思惟散亂是棄捨大乘,憶念小乘而不得寂靜。
- 梵心居士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