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五轉?五轉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五轉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五轉”的解釋

  爲密教表示菩提心依次轉升的五種階段之用語。密教之修行者發菩提心時,自因至果轉升之次第,分爲五階段,配合悉昙字豙(a,阿)字在音韻上之五種轉化,稱爲阿字五轉,略稱五轉。即:(一)發心(因),指發菩提心而求佛果。有本有、修生二種。(1)一切衆生心中本來法爾,具有本覺之妙慧,稱爲本有菩提心。(2)由本覺之熏力而發起歸本之心,稱爲修生菩提心。(二)修行(行),指正修叁密之妙行而趣向佛道。(叁)菩提(證),指由行因而證果德。(四)涅槃(入),指果德既滿,而入于涅槃。(五)方便究竟(方便),指圓滿具足以上四德,自證與化他之萬德成就。此五階位次第轉生,故稱五轉

  此五轉與因、根、究竟等叁句之關系雖有開合之異,然其法體皆同。二者關系如左表所示。

  五轉之建立有叁種:(一)唯修生之五轉,又稱始覺上轉門之五轉。謂行者修生菩提心轉起之行相,顯示從因至果進修之次第。此乃東因發心之義,爲唐代善無畏叁藏(密教傳承之第五祖)所傳。行者發心之位爲東方寶幢如來,依東、南、西、北、中之修行方向與次第,五轉依次配當寶幢(阿■)、開敷華(寶生)、無量壽(彌陀)、不室成就(釋迦)、大日等五佛,豙(a)、傓(a^)、蠱(am!)、奧(ah!)、畲(a^h!)等五字,及大圓

鏡、平等性、妙觀察、成所作、法界體性等五智。(二)唯本有之五轉,其方向與次第爲中、東、南、西、北。凡修生者,乃本有之德相顯現于外之義,故有修生之五轉,則必有本有之五轉。(叁)本有與修生合論之五轉,又稱本覺下轉門之五轉。依中、東、南、西、北之方向與次第,中央爲本有之菩提心,東方爲修行,南方爲證菩提,西方爲入涅槃,北方爲方便究竟。此乃中因發心之義,爲唐代不空叁藏(密教傳承之第六祖)所傳。本有之菩提心,系指所求之菩提即本覺之智力;隨此智力緣,爲能求之作用,稱爲始覺修生。然今以中央爲本有之菩提心,並將修行、菩提、涅槃、方便等次第配于東、南、西、北,故稱本修合論之五轉。于此之際,修生之菩提心乃合于東方修行之所。圖示如下:





  五轉之次第,諸經軌中所說不一,主要依用東南西北中(東因發心之義)、中東南西北(中因發心之義)二說。[悉昙藏卷五、大日經疏卷一、卷二、卷四、卷十四、卷二十、秘藏記鈔卷五、菩提心義卷六、叁十七尊心要](參閱“阿字五轉”3613)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五轉”的解釋

  (術語)密教之說,凡自因至果所得之功德,有五位,五位次第轉生,故名五轉。第一者發心,初發菩提心而求佛果之心也,第二者修行,修叁密之行而趣向佛道也。第叁者菩提,由行因而證果德也。第四者涅槃,果德既滿而入于涅槃也。第五者方便究竟,圓滿上四德而利他之方便究竟也。此五轉,即五智五佛。五輪之五字,即&DF-8740;&DF-8741;&DF-874A;&DF-874B;&DF-87CC;。今略解之則此中之長阿點表行,阇點表大空,惡點表涅槃,烏點表叁昧。依之而&DF-8740;阿字者,單一本有之菩提心&DF-8741;。也阿(長)字者于&DF-8740;合行也,是本有之菩提心並始成之行而爲始成之菩提行也。&DF-874A;阇字者于&DF-8740;合大空點也,是菩提心,離一切之相而成菩提也。&DF-874B;惡字者于&DF-8740;加涅槃點也,是菩提心並一切之障除,而爲涅槃也。&DF-874B;惡(長)字者于&DF-8740;加涅槃點與叁昧點也,是菩提心並究竟之涅槃與大悲化他之叁昧,而爲方便究竟也。見悉昙藏五。以此分配于五方之五智五佛,大日經疏有中因東因之二種,依中因之次第,則次第爲中東南西北,中央大日之位爲發心,此配&DF-8740;字。北方,鼓音(不空釋迦)之位爲方便究竟,配&DF-87CC;字。又依東因之次第,則次第爲東南西北中,東方寶積之位爲發心,此配&DF-8740;字。中央大日之位爲方便究竟,此配&DF-87CC;字。大日經疏十四曰:“又此阿有五種:阿,阿(長),暗,惡,惡(長)。(中略)前者壇法中心是大日如來,即同此中阿字。(中略)今從阿字而更生四字,即是大悲胎藏之葉也。(中略)其惡(長)字,一字是方便輪,輪至是生義。如從阿字一字即轉生四字,謂阿是菩提心,阿(長)是行,暗是成菩提,惡是大寂涅槃,惡(長)是方便。”此中因之義也。同二十曰:“初阿字在東方,如梵音阿字,即有動首之義。如順世間法,諸法中東方爲上故。喻菩提心最是萬行之初也,其名曰寶幢佛。(中略)次入中惡(長)字,是方便也。此是毗盧遮那佛本地之身,華臺之體。”是東因之文也。如是五轉有中因與東因之別者,以中因依本覺上轉之次第,東因依始覺上轉之次第故也。中因之菩提心者,一切衆生本安住于法爾之菩提,而未曾流轉生死,有極大頓機,聞此說不動一步,直逮得本地之體性,此時修行證入方便究竟四轉之加德一時具足成就。而爲衆生開自證俱時之功德,更開後之四轉也。是胎藏界之意也。東因之菩提心者,一切衆生雖安住法爾之佛位,而爲無明煩惱所覆障,久乃生死流轉之凡夫。然今遇聖教之淨則,知識之妙緣,更發歸本之心而修行升進也。是金剛界之意也(秘藏記鈔五)。又初以行者之肉團心爲曼荼羅,上觀八葉之蓮臺,中安阿字,而爲大日之種子。若約此門,則第一之阿字爲大日之種子。若依佛地則五智圓滿,是方便究竟也。大圓鏡智成阿閦佛,是菩提心也。故第五之阿字爲大日之種子,以第一之阿字爲阿閦之種子。如是諸尊之種子有五轉,而成五德也。如金剛界之大日&DF-87C9;是發心,&DF-87CD;是修行,&DF-87A6;是菩提,&DF-87CE;是涅槃,&DF-87EF;是方便也。又如文殊之種子,&DF-8768;是發心,&DF-877B;是修行,&DF-87C3;是成菩提,&DF-87CF;是涅槃,&DF-87D0;是方便也。又如觀音之種子,&DF-87D6;是發心,&DF-87F0;是修行,&DF-87F1;是菩提,&DF-87D1;是涅槃,&DF-87A7;是方便也。他皆准此。印形亦然。大日之印,若約于形,則阿閦之印形是大日之菩提心也,寶生之印形,是大日之菩薩行也,彌陀之印形,是大日之證菩提也,不空成就之印形,是大日之入涅槃也,大日之印形,是大日之起方便也。若蓮華部之尊爲中臺,乃至文殊,釋迦,閻王爲中臺,亦如是。見菩提心義六。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五轉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