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稱自性清淨心。即衆生本有之心,自性清淨,離一切妄染。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(大一九·一一○上):“性心失真,認物爲己;輪回是中,自取流轉。”(參閱“自性清淨心”2525)
(術語)性即圓明之真心。即自性清淨心是也。楞嚴經一曰:“性心失真,認物爲己。輪回是中,自取流轉。”[囗@又]禅宗往往以性心與心性顛倒通用。見心性條。
又名心性。心性本來不二,不過有真妄、動靜、昏明的不同。性就是本性,也就是未動心前的心,它譬如水;心就是心念,也叫妄心、幻心,包括各種感受、印象、思維、認識等思想現象,它譬如波。水與波同是濕性,本來不異,但波是動相,水是靜相,波動則昏亂,水清則月現,這樣 - 陳義孝編
又名心性。心性不來不二,不過有真妄、動靜、昏暗的不同,性就是本性,未動心前的心,比如水;心就是心念,也叫妄心、幻心,包括各種感受、印象、思維、認識等思想現象,比如波,水和波同時濕性,本來不異,但波是動相,水是靜相,波動則昏亂,水清則月現,這樣水與波水又不一,所以心與性是不一不異。
- 梵心居士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