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行者?行者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、佛學常見辭彙、俗語佛源、佛識慧集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行者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行者”的解釋

  (一)梵語yogin。乃指觀行者,或泛指一般佛道之修行者。又稱行人、修行人。一般修念佛法門者,稱“念佛行者”。密教中,誦持真言、修供養法、護摩法等真言門之修行者,稱爲真言行者。專持法華經之行者,稱法華行者。[觀無量壽經、大日經卷一具緣品]

  (二)禅林中,行者乃指未出家而住于寺內幫忙雜務者。有剃發者,亦有未剃發而攜家帶眷者。據釋氏要覽卷上行者條載,善見律毗婆沙謂,善男子欲出家,而未得衣缽,欲依寺中住者,稱爲畔頭波羅沙。此畔頭波羅沙即行者之意。又據禅林象器箋職位門行者條載,舊說日本與我國之行者有別,日本之行者,雖剪除須發,而行事與俗人同;在中國,則唯有僧人及沙彌剃發而已,行者不剃發,持守五戒。然若據日本之諸宗階級卷上載,喝食行者皆有發。故知日本行者未必剃發。

  禅林之行者,依其職務不同而有諸多種類,如參頭行者、六局行者、副參行者、客頭行者、方丈客頭行者、茶頭行者、供過行者、門頭行者、喪司行者、執局行者、堂司行者、庫司行者、供頭行者、衆寮行者、方丈行者、庫司客頭行者、喝食行者、直殿行者、監作行者、直靈行者等。此外方丈之行者略稱方行,西堂之行者略稱西行,後堂之行者略稱後行,監寺之行者略稱監行,副寺之行者略稱副行,維那之行者略稱維行,典座之行者略稱典行,直歲之行者略稱直行,知客之行者略稱客行,首座之行者略稱首行、辨事,知殿之行者略稱殿行。又年少之行者,或寺院中服雜役之小沙彌,稱爲童行、行童、道者、童侍、僧童。行者之居所,稱行堂、行者房、童行堂。行堂之主首,稱行堂主,或單稱堂主。[敕修百丈清規卷二住持章訓童行條、持寶通覽卷下]

  (叁)日本修驗道之“山伏”,亦通稱行者。彼等爲得神驗之法,而于山野作苦行修練。山伏二字,具有“入法性真如之寶山,降伏無明煩惱”之義。例如修驗道之祖“役小角”即以常年跋涉深山幽谷、修練種種苦行而被稱爲“役行者”。又近代日本有著一定之行裝,巡拜名山靈迹者,亦稱行者。(參閱“山伏”947)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行者”的解釋

  (職位)禅語。方丈之侍者。釋氏要覽上曰:“善見律雲:有善男子,欲求出家,未得衣缽,欲依寺中住者,名畔頭波羅沙(未見譯語)。今詳,若此方行者也。”禅林象器箋八曰:“有發而依止僧寺,稱爲行者。”[囗@又](術語)&Amacron;carin,修行佛道者。釋氏要覽上曰:“經中多呼修行人爲行者。”觀無量壽經曰:“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。”

【佛學常見辭彙】對“什麼是行者”的解釋

  1.修行佛法的人。2.居住佛寺但留著頭發修行的人。 - 陳義孝編

【俗語佛源】對“什麼是行者”的解釋

  梵語(yogin)的意譯。乃指觀行者,或泛指一般佛法之修行者。又稱行人,修行人。也指方丈的侍者,及在寺院服雜役尚未剃發的出家者。如《善見律》雲:““有善男子欲求出家,未得衣缽,欲依寺中住者,名畔頭波羅沙。”今詳,若此方行者也。”《觀無量壽經》:“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。”後欲指出行的人。如清·閻爾梅《漁父辭》:“峒山居者笑行者,我自乘船君乘馬。”(文賢) -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

【佛識慧集】對“什麼是行者”的解釋

修行佛法的人,依住僧寺留發修行的人。

- 梵心居士編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行者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