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僧。其生卒年、籍貫、姓氏均不詳。精于唯識學。與玄奘同時代,或謂師嘗入于玄奘之門下。天性好學,造詣亦深。住長安普光寺專事著述。著有解深密經疏十卷、成唯識論疏二十卷、攝大乘論疏七卷、辯中邊論疏叁卷、雜集論疏十六卷、對法論疏十卷、大因明論疏二卷、因明正理門論鈔二卷、因明入正理論疏一卷、法華經疏八卷、無垢稱經疏六卷、仁王經疏四卷、能斷金剛般若經述贊叁卷、大涅槃經疏鈔二卷等,皆散佚。[大唐內典錄卷五、東域傳燈目錄、諸宗章疏錄卷一、卷二]
(人名)唐代人。鄉貫不詳。少年出家,受學于當時之名匠,覆踐清曠,強學天心。專通唯識之學。精探因明。住長安普光寺,以著述爲事。與玄奘同時出,或謂即其門人。年壽並缺。所著有別集二十卷,成唯識論疏二十卷,雜集論疏十六卷,解深密經疏十卷等十余種。詳見大唐內典錄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