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語vicikitsa^-sam!yojana,巴利語vicikiccha^-samyojana。叁結之一,九結之一。疑,迷心乖理,狐疑不決之意;結,結縛之意。諸衆生于佛、法、僧叁寶妄生疑惑,不修正行,而廣行殺、盜、淫、妄等諸不善,由此遂招感未來生死之苦,流轉叁界而不能出離,稱爲疑結。[大毗婆沙論卷四十六、大乘義章卷五末、大明叁藏法數卷叁十五](參閱“九結”148、“叁結”631)
(術語)由疑真谛之理,作種種之妄業,爲叁界所系縛,不能出離,名之爲疑結。九結之一。結爲結縛不出之義。大乘義章五末曰:“煩惱闇惑,結縛行人,故名爲結。亦能縛心,亦名爲結。亦能結集一切生死,故稱爲結。”叁藏法數叁十五曰:“疑結,謂諸衆生,于佛法僧寶,妄生疑惑,不修正行,廣行衆善,由此遂招未來生死苦,流轉叁界,不能出離,是名疑結。”
九結之一。見九結條。 - 陳義孝編
雜集論六卷十七頁雲:疑結者:謂于谛猶豫。疑結所系故;于佛法僧,妄生疑惑。以疑惑故;于叁寶所,不修正行。以于叁寶所不修正行故;廣行不善,不行諸善。由此能招未來世苦,與苦相應。
二解 大毗婆沙論五十卷六頁雲:雲何疑結?謂于谛猶豫。問:何故說此于谛猶豫?答:欲令疑者,得決定故。謂如有人,遠見豎物,便生猶豫:杌耶,人耶。設彼是人;爲男,爲女。或見二道,便生猶豫:是所往路,爲複非耶。見二衣缽,亦生猶豫。是我所有,他所有耶。或疑此等是實疑結。欲令彼疑,得決定故,今顯此疑,但是欲界無覆無記邪智爲體;非真疑結。真疑結者,謂于苦等四谛猶豫。
叁解 品類足論一卷四頁雲:疑結雲何?謂于谛猶豫。
四解 入阿毗達磨論上十一頁雲:疑結者:謂于四聖谛,令心猶豫。如臨岐路,見結草人,躊躇不決。如是于苦,心生猶豫,爲是爲非;乃至廣說。疑卽是結,故名疑結。 - 朱芾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