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凡夫以有漏心修行,由此善業力所招感之淨土。此淨土不離煩惱之過非,故稱有漏;此淨土之相狀清淨,故稱淨土。唯識家以之爲變化土之一種,即衆生以有漏之業因招感有漏心所變現之土;亦即佛爲化益此土之衆生,而以成所作智變現與此類衆生相似並相應之土,以度化之,故此土就佛而言,稱爲無漏相分;就衆生而言,則系因衆生有漏心之變作,故稱爲有漏土。
唐代懷感即依上述唯識家之見解,解說西方極樂世界,並于所著之釋淨土群疑論卷一闡述阿彌陀佛之淨土,雖由佛之無漏心變現而爲無漏,然凡夫之心爲有漏,故不得直生此無漏之淨土;但凡夫可于佛所變現之無漏淨土上,由自己之有漏心變現相似于無漏之淨土,而往生其中。換言之,極樂淨土者,就佛之本土而論,爲無漏之淨土;就凡夫之所變現及受用而論,則爲有漏之淨土。
(術語)依有漏心變作之淨土也。據群疑論一,謂阿彌陀佛之淨土,雖由佛之無漏心變現而爲無漏,然凡夫之心爲有漏,故不得直生彼無漏之淨土,但于佛所變之無漏淨土上,由自己之有漏心,變作似無漏之淨土,而往生其中雲:申言之,即極樂淨土者,就佛之本土而論,爲無漏之淨土,就凡夫之所變及受用而論,不免即爲有漏之淨土也。此准于唯識家之法相而判之。
依有漏心而變現的國土。 - 陳義孝編
依有漏心而變現的國土。
- 梵心居士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