爲心王、心所之異稱。以心王、心所皆有所緣之境,故稱有所緣。所緣,謂心識攀緣寄托之境界,如眼識緣于色,耳識緣于聲等。而心識以外之物,則稱爲無所緣,以其被心識攀緣,而不能自攀緣之故。[俱舍論卷二、卷四](參閱“心心所”1397)
(術語)心識謂之有所緣,心識以外之物謂之無所緣。所緣者如眼識之于色,耳識之于聲。心識攀緣寄托之境界也。總之,心識必有此所緣,故名有所緣。俱舍論二曰:“六識意界及法界攝諸心所法,名有所緣,能取境故。”
如諸心心所有衆多名中說。
二解 俱舍論二卷六頁雲:論曰:六識,意界,及法界攝諸心所法,名有所緣。有所緣故。
叁解 俱舍論四卷十叁頁雲:謂心心所,皆名有所緣。取所緣境故。 - 朱芾煌
爲心王、心所的異稱。因心王、心所皆有所緣之境,故稱有所緣。所緣,謂心識攀緣寄托的境界,如眼識緣于色,耳識緣于聲等。而心識以外之物,則稱爲無所緣,以其被心識攀緣,而不能自攀緣之故。見《俱舍論》卷二、卷四。 - 于淩波居士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