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知淨語?知淨語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知淨語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知淨語”的解釋

略稱知淨。系比丘淨語之一。淨語,猶言忌詞。例如比丘要草木之時,若言“知之”、“看之”者,方屬淨語;若言“斫木摘花”,或對金錢而言“收”、“取”等,則悉屬不淨語。比丘之淨語有四種:汝知是、汝看是、我須是、與我是。此四淨語中之第一種“汝知是”,稱爲知淨語。四分律刪繁補阙行事鈔卷中叁壞生種戒(大四○·七七中):“五分凡諸草木,若有所須,語淨人言“汝知是”;若不解者,又語言“汝看是”;若不解,複語“我須是”;若不解,複語“與我是”。壞地亦然。”同書卷中二畜錢寶戒(大四○·七一中):“僧祇雲(中略),若凡得錢及安居衣,直不得手取,使淨人知。無者,指腳邊地,語言“是中知”。”上引中之淨人,指奉侍比丘僧之俗人,因其解比丘之淨語,故稱之。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知淨語”的解釋

  (術語)比丘有淨語,猶如忌詞。如比丘要草木時,謂斫木摘花等,是爲不淨語。謂“知之”“看之”者,是爲淨語。又如對金錢而言“收”“取”等,是盡屬不淨語。淨語凡有四種,一汝知是,二汝看是,叁我須是,四我與是。從此四淨語中之第一種曰知淨語。又雲知淨。行事鈔中壞生種戒曰:“五分凡諸草木若有所須,語淨人言汝知是。若不解者,又語言汝看是。若不解,複語我須是。若不解,複語我與是。壞地亦然。”同資持記中叁之一曰:“五分初明淨語,次列四種。解一即止,隨言通得。四皆雲是,即指前物。”同畜錢寶戒曰:“僧祇雲:若凡得錢及安居衣,直不得以手取。使淨人知,無者指腳邊地語言:是中知。”同資持記曰:“無者,謂無淨人,暫安地處。言是中知,即淨語也。”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知淨語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