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語bhu^ta。與“未生”相對。(一)指法體自未來之生相位(即未來位之最後一刹那)流至現在位之刹那。[俱舍論卷五]
(二)指本有。中有之衆生常求受生于次生,稱爲求生;對此,本有系已生,故稱已生。
(術語)梵語部多bh&umacron;ta之譯。(一)法自未來生相位流至現在位之一刹那也。與現在同義。(二)對于求生而言。即本有也。中有之衆生,常次求可受生之處,故名求生。本有則已有所生。故雲已生。
集論二卷六頁雲:雲何已生?幾是已生?爲何義故,觀已生耶?謂過去、現在、是已生義。一切一分是已生。爲舍執著非常我故,觀察已生。又有二十四種已生。謂最初已生,相續已生,長養已生,依止已生,轉變已生,成熟已生,退墮已生,勝進已生,清淨已生,不清淨已生,運轉已生,有種已生,無種已生,影像自在示現已生,展轉已生,剎那壞已生,離會已生,異位已生,生死已生,成壞已生,先時已生,死時已生,中時已生,續時已生。 - 朱芾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