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語ka^ma^srava,巴利語 ka^ma^sava。叁漏之一。又作欲有漏。欲,指欲界之五欲境界;漏,爲煩惱之異稱。由欲而起煩惱,稱爲欲漏。即欲界中除去五部無明外,其余叁十一種煩惱及無慚等十纏,共爲四十一種煩惱。又衆生因欲界之見思二惑,造作諸業,漏墮于欲界而不能出離,故稱爲欲漏。[雜阿含經卷十八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二](參閱“十纏”504、“叁漏”646)
(術語)叁漏之一。欲界之見思二惑也。衆生因欲界之見思二惑而造作諸業,漏落于欲界而不能出離,故名欲漏。
叁漏之一。見叁漏條。 - 陳義孝編
瑜伽六十四卷十七頁雲:複次略由五相,建立欲漏。一、不定地事生隨眠故,二、隨順惡行故,叁、善相違故,四、耽著諸欲故,五、能生壞苦苦苦果故;彼諸煩惱,說名欲漏。
二解 瑜伽八十九卷六頁雲:複次諸欲界系一切煩惱、唯除無明,說名欲漏。
叁解 如漏有叁種中說。
四解 俱舍論二十卷十四頁雲:論曰:欲界煩惱並纏、除癡、四十一物,總名欲漏。謂欲界系根本煩惱叁十一、並十纏。
五解 集異門論四卷十叁頁雲:欲漏雲何?答:除欲界系無明,諸余欲界系結、縛、隨眠、隨煩惱、纏,是謂欲漏。
六解 品類足論六卷十六頁雲:欲漏雲何?謂除欲界系無明,諸余欲界系結縛隨眠隨煩惱纏;是名欲漏。 - 朱芾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