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生佛一如?生佛一如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、佛學常見辭彙、佛識慧集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生佛一如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生佛一如”的解釋

  謂衆生本具之理性與諸佛之法身,乃平等無差別。又作迷悟不二、生佛不二、生佛平等、佛凡一體、凡聖一如、凡聖不二。謂衆生與佛,二者非個別之存在,乃相即不二,其間含有煩惱即菩提、生死即涅槃之意。此在天臺宗依諸法實相之理,密宗則依六大一實之說,二者所據雖不一,但均不以爲由後天實踐所得,乃我人本具之德。不增不減經(大一六·四六七上):“第一義谛者,即是衆生界;衆生界者,即是如來藏;如來藏者,即是法身。(中略)是故舍利弗!不離衆生界有法身,不離法身有衆生界;衆生界即法身,法身即衆生界。舍利弗!此二法者,義一名異。”大乘止觀法門卷一(大四六·六四叁下):“若就心體平等,即無修與不修、成與不成,亦無覺與不覺,但爲明如如佛,故擬對說爲覺也。又複若據心體平等,亦無衆生、諸佛與此心體有異,故經偈雲:“心、佛及衆生是叁無差別。”然複心性緣起法界,法門法爾不壞,故常平等、常差別。常平等,故心、佛及衆生是叁無差別;常差別,故流轉五道,說名衆生,反流盡源,說名爲佛。”[諸佛無行經卷下、力莊嚴叁昧經卷中、究竟一乘寶性論卷叁、卷四、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下]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生佛一如”的解釋

  (術語)又曰生佛一體,生佛不二等。生者,迷之衆生,佛者,悟之佛陀,一如者,無差別之義也。或曰凡聖一如。謂爲迷悟不二亦同。即煩惱即菩提,生死即涅槃之意也。寶積經曰:“衆生如即如來如,如來如即衆生如,衆生如來無二無別。”不增不減經曰:“衆生界即法身,法身即衆生界,此二法者義一名異。”華嚴經曰:“心佛及衆生是叁無差別。”涅槃經曰:“一切衆生悉有佛性。”寶筴經曰:“佛界衆生界,一界無別界。”即是。是實大乘之通談也。但說義有左右。或謂法有性相,攝相歸于性故爲生佛不二。是相宗之意也。唯識述記一本曰:“攝相歸性,皆如爲體。故經說言,一切亦如,至于彌勒亦如。”或謂法者俗有真空,生佛之異,俗谛上假名之差別而巳。真谛之法性,衆生性空,佛陀亦性空。性空平等,故爲生佛不二。是空宗之意也。觀經散善義曰:“生死無爲亦空,凡聖明闇亦空,世間六道出世間叁賢十聖等,若望其體性,畢竟不二。”或謂真心一體,有不變隨緣之二義,以隨緣故,有生佛之相。以不變故,生佛之性爲一味。或謂法界之體,修性不二,衆生修惡之性,即佛界性惡之德。此性惡圓明,名之爲佛,故爲生佛不二。是等皆性宗之意也。起信論義記曰:“不變性而緣起染淨恒殊,不舍緣而即真,凡聖致一。”妙宗鈔上曰:“良由衆生性具染惡,不可變異。其性圓明,名之爲佛。”巳上總就理性上論不二也。若就華嚴之事事無礙法界,天臺之十界互具,真言之六大無礙之義,則直爾于事相上有不二之義。

【佛學常見辭彙】對“什麼是生佛一如”的解釋

  又名生佛一體,或生佛不二,意謂衆生與佛的體性平等毫無差別。 - 陳義孝編

【佛識慧集】對“什麼是生佛一如”的解釋

又名生佛一體,或生佛不二,意謂衆生與佛的體性平等,毫無差別。

- 梵心居士編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生佛一如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