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中阿含經?中阿含經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中阿含經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中阿含經”的解釋

  梵名Madhyama^gama  。音譯作摩地岩阿甘。凡六十卷。東晉瞿昙僧伽提婆譯。收于大正藏第一冊。爲北傳四阿含之一。關于中阿含之名稱,據分別功德論卷一載,中者,乃不大不小,不長不短,事處中適之義。中阿含,即爲不長不短經典之總集。又據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載,中阿含,乃佛陀爲利根衆生說諸種深義,爲學問者所習。

  全經共有五誦,十八品,二二二經。五誦即:(一)初誦,(二)小土城誦,(叁)念誦,(四)分別誦,(五)後誦。十八品即:(一)七法品,包括十經。(二)業相應品,包括十經。(叁)舍梨子相應品,包括十一經。(四)未曾有法品,包括十經。(五)習相應品,包括十六經。(六)王相應品,包括十四經。(七)長壽王品,包括十五經。(八)穢品,包括十經。(九)因品,包括十經。(十)林品,包括十經。(十一)大品,包括二十五經。(十二)梵志品,包括二十經。(十叁)根本分別品,包括十經。(十四)心品,包括十經。(十五)雙品,包括十經。(十六)大品,包括十經。(十七)晡利多品,包括十經。(十八)例品,包括十一經。

  本經以敘述佛及諸弟子所說之教義爲主,間亦含有佛陀對弟子、異學、王者、居士等之教誡。本經較雜阿含作進一步之法相分別,視佛陀爲叁十二相具足之佛身。若雜阿含爲經之正體,中阿含則具有論之味道。

  于南傳五部中,中部(巴Majjhima-nika^ya  )相當于本經。中部共有叁聚,十五品,一五二經,即:(一)第一聚,包括五品,各有十經。(二)第二聚,包括五品,各有十經。(叁)第叁聚,包括五品,前叁品各有十經,後二品各有十一經。又據日本學者姊崎正治之漢譯四阿含(The  four  Buddhist  A^gamas  in  Chinese),及赤沼智善之漢巴四部四阿含互照錄所載,漢譯中阿含與巴利文中部僅有九十八經相同,且二者經品之順序亦不完全相符。

  漢譯中阿含之同本異譯,有昙摩難提譯之中阿含經五十九卷,及僧伽提婆譯之中阿含經六十卷二種。

  近時于我國新疆地方發現之梵文殘卷中,有相當于漢譯之中阿含經第一二一經請請經(梵Prava^ran!a^  -su^tra  )、第一叁叁經優波離經(梵Upa^li  -su^tra  )、第一七○經鹦鹉經(梵S/uka  -su^tra  )。荷倫雷(R.  Hoernle)于其著作  Manuscript  Remains  of  Buddhist  Literaturefound  in  Eastern  Turkestan,  vol.Ⅰ中收錄之。

  另西藏大藏經所收之  Mdo  Chen-po  gzugs-can  sn~in%-pos  bsu-bashes-bya-ba  相當于中阿含第六十二經頻鞞娑邏王迎佛經,Las  rnam-par  h!byed-pa  相當于第一七○經鹦鹉經,Khams-man%-poh!i  mdo  相當于第一八一經多界經,Mdo  Chen-po  ston%-pa-  n~ids/es-bya-ba  相當于第一九○經小空經,Mdo  Chen-po  ston%-pa-n~id  chen-po  shes-bya-ba  相當于第一九一經大空經。

  關于中阿含之部屬,據法華經玄贊卷一本、華嚴經疏鈔玄談卷八等所舉,四阿含均爲大衆部所傳。然俱舍論稽古卷上則舉出,中阿含、雜阿含爲薩婆多部所傳。現代學者亦認爲中阿含系薩婆多部所傳。[五分律卷叁十、撰集叁藏及雜藏傳、長阿含經序、曆代叁寶紀卷七、卷八、大藏經綱目指要錄卷六上、閱藏知津卷二十七、卷二十八、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(印順)](參閱“阿含”3617、“阿含經”3619)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中阿含經”的解釋

  (經名)四阿含經之一。六十卷,東晉瞿昙僧伽提婆譯。見阿含條。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中阿含經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