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術語)新譯家謂一增一減爲中劫,舊譯家謂一成劫及一住劫爲中劫。即當于新譯之二十中劫也。見劫條。
二十小劫爲一中劫。見一中劫條。 - 陳義孝編
俱舍論十二卷五頁雲:乃至後時,有情漸住,此洲人壽、經無量時,至住劫初,壽方漸減。從無量減,至極十年,卽名爲初一住中劫。此後十八,皆有增減。謂從十年,增至八萬,複從八萬,減至十年。爾乃名爲第二中劫。次後十七,例皆如是。 - 朱芾煌
中劫者,合二十小劫,共計叁萬叁千六百萬年,爲一中劫。 - 明·楊卓
爲古印度計時的單位。謂人壽之一增一減爲一小劫。合二十小劫,共計叁萬叁千六百萬年,稱爲一中劫。合八十中劫爲一大劫。參閱“大劫”條。 - 于淩波居士著
二十小劫爲一中劫,一中劫共有叁億叁千五百九十六萬年。
- 梵心居士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