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德堂
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住持?住持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、佛學常見辭彙、俗語佛源、法相辭典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住持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住持”的解釋

  原爲久住護持佛法之意,後指掌管一寺之主僧。又作住持職。略稱住職。本稱維那、寺主,宋代以後之禅林廣用住持之職名。佛教傳入我國之初,習禅者唯以道相授受,或岩居穴處,或寄居律寺,未有住持之名,直至唐代,禅風漸興,徒衆日增,百丈懷海始設住持之製,嚴傳師法,奉其師爲住持,尊稱長老。後亦稱方丈。

  于禅院,住持在一日中主要之種種行持,稱爲“住持日用”,據敕修百丈清規卷上住持章所載,其中包括:(一)上堂,在法堂對大衆說法。(二)晚參,晚上在法堂對大衆說法垂示。(叁)小參。(四)普說。(五)入室。(六)告香,對新挂單僧說法開示。(七)念誦。(八)巡寮。(九)肅衆,即監督大衆。(十)訓童行。(十一)對行者之訓示。(十二)受法衣。(十叁)迎待尊宿。(十四)施主請升座齋僧。(十五)受嗣法者之茶點接待。(十六)嗣法師遺書至。另于禅林象器箋卷六所載住持之職責,則概括爲說法、安衆、修造等叁大項。

  若住持離開中位(尊師位),而轉居他席時,此種情形通常是改就東序之上首位,稱爲“住持轉位”。此外,住持寺務之繁忙,乃一般人所難了解者,稱爲“住持事繁(煩)”。于禅林中,此語常被用于接化參學者時,師家不願直接回答參學者之問題,僅以“住持事繁”保留其解答。一般前任住持稱前住,現任稱現住,後任稱後住,已故之住持則稱故住。其後道教亦采此製,而稱道觀之負責人爲住持。此外,禅院之住持所用之記錄簿,稱爲住持帖。

  禅林寶訓卷四(大四八·一○叁四下):“住持之體有四焉,一道德,二言行,叁仁義,四禮法。”同書又謂(大四八·一○叁七下):“住持有叁莫:事繁莫懼、無事莫尋、是非莫辨;住持人達此叁事,則不被外物所惑矣!”[大乘義章卷十、祖庭事苑卷八、法苑珠林卷叁十、釋氏要覽卷下]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住持”的解釋

  (術語)安住于世而保持法也。圓覺經曰:“一切如來,光嚴住持。”毗婆沙論曰:“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。”淨土論曰:“正覺阿彌陀,法王善住持。”[囗@又](雜名)一寺之主僧名住持,此由禅門起。敕修清規住持章曰:“佛教入中國四百余年而達磨至,又八傳而至百丈,唯以道相授受,或岩居穴居,或依律等未有住持之名。百丈以禅宗寖盛,上而君相王公,下而儒老百氏,皆向風問道。有徒字蕃,非崇其位則師法不嚴,始奉其師爲住持,而尊之曰長老,如天竺之稱舍利須菩提,以齒德俱尊也。”禅苑清規尊宿住持曰:“代佛揚化,表異知事,故雲傳法。各處一方,續佛慧命,斯曰住持。初轉法輪,名爲出世。師承有據,乃號傳燈。”

【佛學常見辭彙】對“什麼是住持”的解釋

  1.安住于世界以保持佛法。2.主持寺院的和尚。 - 陳義孝編

【俗語佛源】對“什麼是住持”的解釋

  護持佛法,使之久住于世間的意思。如《圓覺經》卷上:“一切如來,光嚴住持。”又如《梁高僧傳》卷十一:“此五羅漢,次第住持。”用于僧職意義的住持之稱,早在南北朝期間已經産生了。《金石萃編》卷七八《東林寺碑》記載:“(梁)有果、[往/日]二法師,僧寶所欽,克和止觀,法物爲大,用繼住持。上座昙傑,寺主道廉、都維那道貞等,皆沐浴福河,棲止淨業。”從這段記載可見,“住持”之職不在上座、寺主、都維那“叁綱”之列,也不是禅宗首先設置。《敕修百丈清規·住持章》說:“(百丈)始奉其師爲住持,而尊之曰長老。”應非“住持”始有的事實。“住持”也稱“方丈”,大致上是某一寺院的精神領袖,一般由年高德劭的僧人擔任。住持精通教義,擅長說法,指導弘法,通常不直接參與具體的寺務。也稱爲住持僧。如明·都穆《都公談纂》卷上:“陳氏既平,上至南京,置顛仙于靈谷寺,顛仙日與住持僧聒惱。”後道教亦沿用此稱,稱主持道觀者。如清·阮葵生《茶余客話》卷七:“常見廟宇寺觀稍有規模者,必慎擇住持,演法蓄衆。”住持又可作動詞用,謂擔任住持之職。如宋·蔡絛《鐵圍山叢談》卷五:“(道楷)大觀間,住持東都之淨因禅院。”又如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棲真》:“這裏是女道住持,從不留客的。”此處指道觀中的當家。(李明權) -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

【法相辭典】對“什麼是住持”的解釋

  瑜伽十叁卷二十頁雲:雲何住持?謂四食。一、段食,二、觸食,叁、意思食,四、識食。 - 朱芾煌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住持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