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語sama^dhi,巴利語同。七十五法之一,百法之一。又作叁昧、叁摩提、叁摩帝。意譯爲等持、正定、定意、調直定、正心行處。即遠離惛沈掉舉,心專住一境之精神作用。叁摩地之語義諸多,若于說一切有部中,爲十大地法之一,與一切心、心所法相應,通于定、散,亦通于善、惡、無記之叁性,而無別體。于經量部,心之一境相續而轉,稱爲叁摩地。行者住于叁摩地,觀想凝照,智慧明朗,即能斷除一切煩惱而證得真理。[大毗婆沙論卷一○四、成實論卷十二定相品、成唯識論卷五、大乘義章卷十叁](參閱“叁昧”580)
(術語)Sam&amacron;dhi,舊稱叁昧、叁摩提、叁摩帝、叁摩底;新稱叁麼地、叁昧地;譯曰定、等持、正定、一境性。心念定止故雲定,離掉舉故雲等,心不散亂故雲持,見叁昧條。
Samadhi == 叁摩地
Sanskrit word for meditation. See Meditation and Contemplation.
又作叁昧、叁摩提、叁摩帝、叁摩底、叁麼地、叁昧地等,華譯爲定,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亂的意思。 - 陳義孝編
顯揚二卷六頁雲:叁摩地者:謂已轉依者,心住一境性。
二解 如叁叁摩地中說。
叁解 瑜伽叁卷七頁雲:叁摩地雲何?謂于所觀察事,隨彼彼行,審慮所依心一境性。又雲:叁摩地作何業?謂智所依爲業。
四解 瑜伽十一卷叁頁雲:叁摩地者:謂于所緣,審正觀察,心一境性。
五解 瑜伽五十五卷叁頁雲:叁摩地雲何?謂于彼彼境界,隨順趣向;爲審慮依心一境性。叁摩地爲何業?謂智所依爲業。
六解 瑜伽六十叁卷八頁雲:問:何因緣故,說諸靜慮,名叁摩地?答:于所知事同分所緣一切影像,平等平等,任持心故。
七解 五蘊論二頁雲:雲何叁摩地?謂于所觀事令心一境,不散爲性。
八解 廣五蘊論五頁雲:雲何叁摩地?謂于所觀事心一境性,所觀事者,謂五蘊等及無常苦空,無我等心一境者。是專注義與智所依爲業,由心定故,如實了知。
九解 雜集論一卷十一頁雲:叁摩地者:于所觀事,令心專一,爲體;智所依止爲業。令心專一者:于一境界,令心不散故。智所依者:心處靜定,知如實故。
十解 俱舍論四卷叁頁雲:叁摩地,謂心一境性。
十一解 界身足論上二頁雲:叁摩地雲何?謂心住、等住、現住、近住、不亂不散、攝持、寂止、等持、心一境性,是名叁摩地。 - 朱芾煌
梵語 samadhi,爲七十五法之一,百法之一。又作叁昧、叁摩提、叁摩地。意譯爲等持、正定、正心行處。即遠離惛沈掉舉,心專住一境之精神作用。叁摩地的語義諸多,若于說一切有部中,爲十大地法之一,與一切心、心所法相應,通于定、散,亦通于善、惡、無記之叁性,而無別體。見《成唯識論》卷五。 - 于淩波居士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