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什么是阿含?阿含是什么意思?

在佛学大词典、丁福保佛学大词典、佛学常见辞汇、翻译名义集、阿含辞典、佛识慧集中都找到了“什么是阿含”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,请查阅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学大词典】对“什么是阿含”的解释

  梵语a^gama,巴利语同。又作阿笈摩、阿伽摩、阿鋡暮、阿鋡。意译为法归、法本、法藏、教法、教分、种种说、无比法、传教、净教、趣无、教、传、归、来、藏。近代学者更有将阿含之义解释作来着、趣归、知识、圣言、圣训集、经典等。即指所传承之教说,或集其教说所成之圣典。通常系指原始佛教圣典四阿含或五阿含而言。

  各论典对于阿含之解释如下: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五、异部宗轮论述记、成唯识论述记卷四本、俱舍论光记卷二十八、玄应音义卷二十三、卷二十五、瑜伽论记卷六上、慧琳音义卷十八、卷二十六、卷五十一、希麟音义卷八、圆觉经大疏钞卷四之上等皆释阿含为被传承的教说之意。善见律毗婆沙卷二,以阿含为容受聚集之义,但此可能是指集会或纂集意之巴利语nika^ya  言,而非  a^gama  之释。又法华论疏卷中举东晋道安之说,谓阿含名为趣无,因一切法皆趣于毕竟空法之故;僧肇之阿含经序谓,阿含义为法归;可谓皆不合阿含之正意。

  盖传承教说之阿含,乃佛陀入灭后次第集成,成为三藏中修多罗藏(梵Su^tra^nta  -pit!aka  ,经藏)之内容,分为四阿含或五阿含,其中四阿含即般泥洹经卷下、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九、大智度论卷二、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五、撰集三藏及杂藏传等所称之中、长、增一、杂(或相应)。又增一阿含经卷一序品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三、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二等,亦载有四阿含之名。关于五阿含,在善见律毗婆沙卷一、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等,指为长、中、僧述多(相应)、殃堀多罗(增一)及屈陀迦(杂类)。又五分律卷三十、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二、四分律卷五十四、分别功德论卷一中,将五阿含中之屈陀迦阿含称为杂藏。此五阿含相当于巴利佛典中之五部经(pan~ca-nika^ya^),依巴利文毗奈耶小品(Vinaya  cu^l!avagga)、一切善见(Samanta-pa^sa^dika^  I),及长部经注(Suman%gala-vila^sini^)序等之记载,五部经为  Di^gha-nika^ya,  Majjhima-nika^ya,  Sam!yutta-nika^ya,An%guttara-nika^ya,  Khuddaka-nika^ya  等五部,即相当于今之长、中、相应、增支、小等五部阿含

  关于阿含之传承,长部经注序谓,第一次结集之后,长部经由阿难,中部经由舍利弗,相应部由大迦叶,增支部由阿那律之系统分别传承。又据异部宗轮论、俱舍论卷二十九、无性之摄大乘论释卷二、成唯识论卷三等之记载,知诸部所传之阿含似互不相同。又窥基之法华经玄赞卷一本、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四末,澄观之华严经疏钞玄谈卷八等记载,四阿含与摩诃僧祇律皆为大众部所传。法幢之俱舍论稽古卷上以为中阿含及杂阿含是萨婆多部所传,增一阿含是大众部所传,长阿含是化地部所传,别译杂阿含是饮光部所传;但此亦非定论。要之,阿含系由诸部各自传承,然其后随大乘经之发达,与之对比,遂以阿含作为小乘佛典之异名。另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三、卷四十九、卷一○○等之记载,知阿含之名称亦通于大乘,故大般泥洹经卷六有“方等阿含”之称,而其所谓方等阿含一词即指大乘经典。[瑜伽论记卷二十二上、玄应音义卷二十四、希麟音义卷八、翻梵语卷一、出三藏记集卷九、异部宗轮论述记发韧卷上、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二章第三节、第四节、第七章(印顺)](参阅“阿含经”3619)

【丁福保佛学大词典】对“什么是阿含”的解释

  (术语)&Amacron;gama,小乘经之总名。新称阿笈摩。旧称阿含,阿鋡,阿含暮。译曰法归。万法归趣于此而无漏之义。又译曰无比法,谓无类之妙法也。或译曰趣无,所说之旨毕竟无归趣之义。长阿含经序曰:“阿含者,秦言法归,所谓万法之渊府总持之林苑也。”名义集四曰:“阿含正云阿笈多,此云教,妙乐云:此云无比法。”四阿含暮抄序曰:“阿含暮者,秦言趣无也。”新称阿笈摩,阿伽摩,译曰教,又作传。唯识述记七曰:“阿笈摩者,此翻为教,展转传说故,名为传。”玄应音义二十四曰:“阿笈摩,亦言阿伽摩,此云教法,或言传,谓展转传来以法相教授也。旧言阿含,讹略也。”佛成道初,于鹿野苑始说之。吉藏之法华论疏曰:“阿含正是外国教,名通大小。四阿含等为小也,涅槃云方等阿含,此即大也。”华严探玄记九曰:“阿含,正音阿笈摩,今译名传。谓此圣言,是三世佛之所同说。但古今诸佛,相传而说,非新翻作,故名传。”

【佛学常见辞汇】对“什么是阿含”的解释

  小乘经的总名,华译为法归,是万法归趣于此而无漏的意思。又译作无比法,即无可相比之法。共分为四部,即增一阿含、长阿含、中阿含、杂阿含。 - 陈义孝编

【翻译名义集】对“什么是阿含”的解释

  正云阿笈多,此云教。妙乐云:此云无比法,即言教也。唯识论云:谓诸如来所说之教。长阿含序云:阿含者,秦言法归,所谓万法之渊府,总持之林苑也。法华论解其智慧门,为说阿含义甚深。涉法师云:阿含,此云传所说义。是则大小二教,通号阿含。而小乘中别开四部:谓增一阿含,明人天因果;又二、长阿含,破邪见;三、中阿含,明诸深义;四、杂阿含,明诸禅法。以四阿含为转法轮设教之首,别得其名。嵩辅教编,由昧通别,犹预不决,其词则枝。 - 宋·普润法云

【阿含辞典】对“什么是阿含”的解释

为译音,另译作「阿含慕」,义译为「传来」;由师徒的传授传承,辗转传来。(相关词「阿含经」) - 庄春江居士编

【佛识慧集】对“什么是阿含”的解释

小乘经的总名,译为法归,是万法归趣於此而无漏之义。又译无比法。分四部:增一阿含、长阿含、中阿含、杂阿含

- 梵心居士编

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“阿含是什么意思”的答案有错误,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,感谢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