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地、水、火、风等四大,与色、香、味、触等四微,总称为八法。(一)地大,地以坚碍为性,谓眼耳鼻舌身等,称为地大。如发毛爪齿、皮肉筋骨者,皆归于地。(二)水大,水以润湿为性,如唾涕脓血、津液涎沫、痰泪精气、大小便利,皆归于水。(三)火大,火以燥热为性,谓身中暖气称为火大。(四)风大,风以转动为性,谓出入息及身动转称为风大。(五)色微,谓眼所见种种诸色,以其微细,故称色微。(六)香微,谓鼻所嗅种种诸香,以其微细,故称香微。(七)味微,谓舌所尝种种诸味,以其微细,故称味微。(八)触微,谓身体所觉种种诸触,以其微细,故称触微。[圆觉经]
(二)乃指世间八法。即:利、无利、名闻、不名闻、论议、无论议、苦、乐。[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九、阴持入经]
(三)指八正道之略称,即:正见、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正定。(参阅“八正道”280)
(名数)谓利衰等之八风也。见八风条。[囗@又]八法者,名地水火风为四大,以此四种,无处不有故也。名色香味触为四微,以此四种体性微细故也,谓人身因四大之假合而有,此四大亦由四微之所成,故总称曰八法。见楞严经义海十四。[囗@又]八法者,一教,师所说之教法也。二理,教所诠之谛理也。三智,行人所发之观解也。四断,真智所断之烦恼也。五行,学人所修之行法也。六位,次第趣入之位次也。七因,正感证果之因体也。八果,所得之圣果也。凡一切之法门,总归此八法(若略之则曰教理行果之四法)。故天台大师以此八法,诠量藏通别圆四教之义。见四教仪,大藏法数四十六。又释摩诃衍论之法相,有八法八门之目。见三十三过条。
[出首楞严经义海] 八法者。地水火风。名为四大。以其四种。无处不有故也。色香味触。名为四微。以其四种。体性微细故也。谓人之身。因四大假合而有。此之四大。亦由四微所成。故总称为八法也。一地大地以坚碍为性。谓眼耳鼻舌身等。名为地大。圆觉经云。发毛爪齿。皮肉筋骨等。皆归于地。是也。二水大水以润湿为性。谓唾涕津液等。名为水大。圆觉经云。唾涕脓血。津液涎沫。痰泪精气。大小便利。皆归于水。是也。三火大火以燥热为性。谓身中暖气。名为火大。圆觉经云。暖气归 - 明·一如等 撰
1.又名八风。见八风条。2.地水火风为四大,色香味触为四微,人身是由四大假合而有,四大又由四微所成,所以总称为八法。3.教、理、智、断、行、位、因、果等叫做八法,而一切的法门,都不离此八法。 - 陈义孝编
教、理、智、断、行、位、因、果等叫做八法,而一切的法门,都不离此八法。
- 梵心居士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