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什么是报身?报身是什么意思?

在佛学大词典、丁福保佛学大词典、佛学常见辞汇、佛识慧集中都找到了“什么是报身”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,请查阅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学大词典】对“什么是报身”的解释

  (一)梵语sam!bhoga-ka^ya。指佛之果报身。又作报佛、报身佛、受法乐佛。或译为受用身、食身、应身。又称第二身。为三身之一,四身之一。即酬报因位无量愿行之报果,为万德圆满之佛身。亦即菩萨初发心修习,至十地之行满足,酬报此等愿行之果身,称为报身。如阿弥陀佛、药师如来、卢舍那佛等,皆为报身佛。大乘起信论即以酬因感果之义解释报身,谓报身为三贤、十地之菩萨所见无分齐之色身。

  报身以大智(无分别之圣智)、大定(无作意)、大悲(能拔救众生之苦)为其体,具有无量色相,及十力、四无畏等无量功德与乐相。据大智度论卷九所载,佛有法性身、父母生身之二身,法性身遍满十方虚空,相好庄严,有无量光明及无量音声;同书卷三十举出佛身有真身、化身二种,真身遍满虚空,其说法之音声亦遍及十方无量世界,然仅有十住菩萨能以不可思议方便智力而听受之;卷三十三举出法性生身、随世间身二种,法性生身常有无量无数阿僧祇一生补处之菩萨为其侍从。凡此皆指佛之实报身而言。

  天台家于报身之内证与外用中,就受用之义,将报身分为自受用报身、他受用报身;又就报身及其所居之土,分为真报身土、影现报身土。真报身土乃为地上菩萨所现,为证道(诸佛所证之实理)之报身土;相对于此,影现报身土乃特为地前之人所现,为教道(方便示教之道)之报身土。法相唯识家所说三身中之受用身,即与此同义。又据梁译摄大乘论卷下、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三载,诸佛之净土及菩萨听受大乘法或为他说法而受法乐,皆以佛之报身为其因,皆由报身所成。大乘同性经卷上相对于秽土成佛为化身,谓净土成佛为报身,即诸佛净土系以报身为因而显现之意。盖梁译摄大乘论卷下列举受用身与自性身有六种不同,变化身与自性身有八种不同。同书论释卷十三至卷十五中,说明受用、变化二身皆以自性身为依止,法身为自利之方便,受用身及变化身则为利他之方便;谓报身单为利他益物之身,为地上菩萨所见者,又法华经论所说之报佛(十地之行满足而报得受乐庄严之身)与法身,皆为自利之身。关于此等说法,据吉藏法华玄论卷九之意,法华经论中以佛性为法身,佛性所显者为报身,化众生者为化身,系依开本合迹之义;摄大乘论中合佛性及佛性所显者为法身,化菩萨者为报身,化二乘者为化身,系依开迹合本之义。佛地经论卷七将受用身分为自受用、他受用二身,以自受用身为自利分之实身,他受用身乃为地上菩萨而现之化身,即兼取前述二说,以彰显报身之两面。[合部金光明经卷一“三身分别品”、无上依经卷上、法华经论卷下、佛性论卷四无变异品、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转清净成菩提品、如来功德品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上、十地经论卷三、金刚仙论卷五、卷八、卷九、大乘义章卷十九、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本](参阅“三身”555、“佛身”2629、“受用身”3101、“象征主义”5275)

  (二)指众生因业受报,转生于天、人、阿修罗、地狱、畜生、饿鬼等六道之身。

【丁福保佛学大词典】对“什么是报身”的解释

  (术语)见三身条。

【佛学常见辞汇】对“什么是报身”的解释

  佛三身之一,此身是诸佛修福慧功德圆满时,所显现的自受用内证法乐之身,亦即完成佛果之身。 - 陈义孝编

【佛识慧集】对“什么是报身”的解释

佛三身之一,此身是诸佛修福慧功德圆满时,所显现的自受用内证法乐之身,亦即完成佛果之身。

- 梵心居士编

【佛识慧集】对“什么是报身”的解释

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。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之别。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证法乐之身,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。

- 梵心居士编

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“报身是什么意思”的答案有错误,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,感谢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