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语s/u^nyata^,巴利语sun~n~ata^。音译作舜若多。指空之自性、空之真理,乃真如之异名。依唯识家之说,真如为远离我、法二执之实体,故修空观而离我法二执之处,真如实体即跃然而现,亦即依空而显明实性,非谓真如之体为空。又梵语之 s/u^nyata^,除译为空性外,经论中亦译作无、空门(三解脱门之一)等。[大日经住心品、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、卷七末]
(术语)真如之异名。梵语舜若多Ś&umacron;nyata,译曰空性。真如为离我法二执之实体,故修空观而离我法二执之处,真如之实体跃然而显,即依空而显之实性,谓为空性。非谓真如之体是空也。唯识述记一本曰:“梵言舜若,可说如空,名舜若多。如是空性,即是二空所显实性。故言空者,从能显说。二空之性,依士释名。言真如空,未善理故。”同序曰:“空性了义,几乎息矣!”
依空而显的实性,即真如的别名。 - 陈义孝编
瑜伽九十卷十八页云:当知此中于内烦恼,如实了知;有、知为有,无、知为无。是名空性。
二解 杂集论二卷九页云:何故复说此名空性?一切杂染所不行故。所以者何?由缘此故,能令一切诸杂染事,悉皆空寂。虽复有时,说有杂染,当知但是客尘烦恼之所染污。何等名为客尘染污?谓由未拔所取能取种子故,令依他性心,二行相转;非法性心。以诸法法性,自性清净故。 - 朱芾煌
真如之异名。梵语舜若多译曰空性。真如为离我法二执之实体,故修空观而离我法二执之处,真如之实体跃然而显,即依空而显之实性,谓为空性。非谓真如之体是空也。唯识述记一本曰:“梵言舜若,可说如空,名舜若多。如是空性,即是二空所显实性。故言空者,从能显说。二空之性,依士释名。言真如空,未善理故。” - 于凌波居士著
依空而显的实性,真如的别名。
- 梵心居士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