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什么是本来面目?本来面目是什么意思?

在佛学大词典、丁福保佛学大词典、佛学常见辞汇、俗语佛源中都找到了“什么是本来面目”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,请查阅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学大词典】对“什么是本来面目”的解释

  禅林用语。乃人人本具,不迷不悟之面目。又作本地风光、本分田地、自己本分、本分事。即身心自然脱落而现前之人人本具之心性。与显教之“本觉”、密教之“本初”意义相同。六祖坛经(大四八·三四九中):“能云:“不思善、不思恶,正与么时,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?””[无门关第二十三则、正法眼藏辨道话]

【丁福保佛学大词典】对“什么是本来面目”的解释

  (公案)又曰本地风光,自己本分等。示禅门法道极度之语也。显教之本觉,密教之本初,亦不外乎是。然则何物为本来之面目,请参之。六祖坛经曰:“能云:不思善,不思恶,正与么时,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。”

【佛学常见辞汇】对“什么是本来面目”的解释

  即自己的自性,离开了一切的烦恼和染污,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。 - 陈义孝编

【俗语佛源】对“什么是本来面目”的解释

  指不加饰伪的真相。宋·苏轼《老人行》诗:“一任秋霜换鬓毛,本来面目常如故。”显示出诗人旷达而真率的性格。“本来面目”原是禅家语,源于《坛经·行由品》,谓六祖惠能接受衣钵后,南行到大庾岭,被惠明和尚追上。惠明声明“我为法来,不为衣来”。惠能先让他“屏息诸缘,勿生一念”。然后,惠能说:“不思善,不思恶,正与么时,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!”惠明当下大悟。“本来面目”在禅门中指真心、本性;见到“本来面目”也就是“明心见性”。从《坛经》的故事中可知,不思是非善恶,一念不生,即所谓“本来面目”。(李明权) -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

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“本来面目是什么意思”的答案有错误,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,感谢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