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梵语pa^ra,巴利语同。为“此岸”之对称。迷界为此方之岸,称此岸;悟界为彼方之岸,称彼岸。即以业与烦恼为中流,生死之境界为此岸,涅槃为彼岸。[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一上]
(二)梵语pa^ramita^。音译波罗蜜多。全称为到彼岸。即自迷界之此岸至悟界之彼岸。(参阅“波罗蜜”3445)
(三)日本佛教用语。“彼岸会”之略称。(参阅“彼岸会”3204)
(术语)梵语波罗P&amacron;ra,译曰彼岸。生死之境界,譬之此岸,业烦恼譬之中流,涅槃譬之彼岸也。智度论十二曰:“波罗,秦言彼岸。”又曰:“以生死为此岸,涅槃为彼岸。”维摩经佛国品曰:“稽首已到彼岸。”注“肇曰:彼岸,涅槃岸也。彼涅槃岂崖岸之有?以我异于彼,借我谓之耳。”思益经一曰:“世尊!谁住彼岸?佛言:能知诸道平等者。”心经注曰:西土俗以设喻诸佛地谓之彼岸。涅槃经曰:彼岸者,喻如来也。[囗@又]凡事物之究竟云彼岸。智度论一曰:“于事成办亦名到彼岸(天竺俗法,凡造事成办,皆言到彼岸)。”智度论三十三曰:“彼岸者,于有为无为法尽到其边。”法华嘉祥疏二曰:“以究了真俗之原,称到于彼岸。故大品云:到有为无为彼岸,即其事也。”
梵语波罗,华译为彼岸,此岸指生灭,彼岸指不生不灭的涅槃。 - 陈义孝编
生死流转的另一边,指解脱。 - 庄春江居士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