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代僧。天竺人,梵名阿闪撇干资罗。通显密、性相之学。初至西夏,止于护国寺,传译密部经典,人称金刚上师。后迁至四川蒙山(今名山县境)。依唐代金刚智瑜伽施食仪轨,重译之,称为瑜伽焰口。又演为小施食法,号甘露法,又称蒙山施食法。其弟子勒布,传于保安,三传至威德幢,今则风行域内。其后,不动师徒等均不知所终。
(菩萨)见不动明王条。
杂集论八卷十六页云:何故此灭,复名不动?永离一切散动故。离诸境界戏论散动,故名不动。
二解 如如来功德六相中说。
三解 俱舍论二十八卷十页云:契经中说:三定有动;第四、不动。依何义说?颂曰:第四名不动。离八灾患故。八者、谓寻伺四受入出息。论曰:下三静虑名有动者;有灾患故。第四静虑名不动者;无灾患故。灾患有八。其八者何?寻、伺、四受、入息、出息。此八灾患,第四都无。故佛世尊,说为不动。然契经说:第四静虑,不为寻伺喜乐所动。有余师说:第四静虑,如密室灯,照而无动。 - 朱芾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