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什么是赤袈裟?赤袈裟是什么意思?

在佛学大词典、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中都找到了“什么是赤袈裟”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,请查阅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学大词典】对“什么是赤袈裟”的解释

  赤色之袈裟。又作绛赤衣、绛色衣、赤绛衣、绛袈裟、绛衣、赤衣。印度五部僧袈裟之色各异,依舍利弗问经所载,摩诃僧祇部着黄衣,萨婆多部着皂衣,迦叶维部着木兰衣,弥沙塞部着青衣,昙无屈多部着赤衣。盖佛制法衣须用坏色,不许纯正之色,故绛赤色即以他色染成坏色之赤浊色。然因翻译者对坏色难以名之,故仍以青、黄、赤、皂称之。

  有部毗奈耶卷三十九以青、泥、赤三色为佛制之坏色,谓赤色为树赤皮色,即为十诵律卷十五所说之茜色、四分律卷十六等所说之木兰色,非为纯赤色。故十诵律卷十五、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八等谓,禁着青、黄、赤、白、黑等五种纯色之袈裟。

  依大宋僧史略卷上服章法式条载,汉魏之世,出家者多着赤布僧伽梨,可知我国早已用之。密教亦重赤色,据陀罗尼集经卷一金轮佛顶像法下所载,画世尊像,身为真金色,着赤色袈裟。[要略念诵经、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二十九、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卷上、释氏要览卷上、佛像标帜义图说卷上](参阅“法衣”3346、“袈裟”4784)  

【丁福保佛学大词典】对“什么是赤袈裟”的解释

  (衣服)又作赤衣,绛袈裟,赤绛衣等。根本毗奈耶三十九,以青泥赤三色为佛制之坏色,曰:“赤者谓树赤皮。”是为十诵律十五所谓之茜色,四分律十六等所谓之木兰色,非为纯赤色。故十诵律十五,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八,禁用青黄赤白黑五种之纯色,谓若得赤衣,应三种净。毗奈耶杂事二十九曰:“时大世主闻佛去已,与五百释女,自剃头发皆着赤色僧伽胝衣。”善见律毗婆沙二记末阐提身着赤衣,西域记一梵衍那国条谓:“商诺迦缚娑九条僧伽胝衣,绛赤色,设诺迦,草皮之所绩成也。”此皆指茜色者。盖印度,律之五部,似各异其服色,舍利弗问经谓昙无屈多迦部着赤色,三千威仪卷下谓萨和多部着绛袈裟。僧史略上谓汉魏之世,出家者多着赤布僧伽梨,为昙无德之僧先到汉土也。以此征之,可见吾国早已用之。密教亦重此色,陀罗尼集经一金轮佛顶像法下曰:“于其叠上,画世尊像,身真金色,着赤袈裟。”要略念诵经曰:“谛观佛身犹如紫金,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被赤袈裟,跏趺坐。”

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“赤袈裟是什么意思”的答案有错误,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,感谢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