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语s/ravan!a。受持经典之十种法行之一。即从心中明白地听闻佛法。[长阿含经卷二、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七付嘱品、显扬圣教论卷二]
谓一心听取,思维义理。真实不虚谓之“谛”,佛教有“真谛”、“俗谛”、“空谛”、“假谛”、“二谛”、“四谛”诸说。佛菩萨说法时,常对听众说:“谛听谛听,善思维之。”如《楞严经》卷二:“汝应谛听,今当示汝。”俗语中用此词,谓仔细聆听。如唐·白居易《霓裳羽衣歌和微之》诗:“当时乍见惊心目,凝视谛听殊未足。”又如曹禺《日出》第一幕:“这大客厅里听见陈奶妈迈步进来,放声说话,思懿连忙谛听。”小说《西游记》第五八回中,提到地藏菩萨有个神兽,名唤“谛听”。谛听“若伏在地下,一霎时,将四大部洲、山川社稷、洞天福地之间,羸虫、鳞虫、毛虫、羽虫、昆虫、天仙、地仙、神仙、人仙、鬼仙,可以照鉴善恶、察听贤愚”。(李明权) -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
瑜伽八十三卷十三页云:谛听者:谓于如是相法,劝令审听。 - 朱芾煌
仔细听!注意听!「谛」读作「地」,名词为「真理」,副词为「仔细地」。 - 庄春江居士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