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语uccheda-dr!s!t!i,巴利语 uccheda-dit!t!hi。又称断灭论。二见之一。为“常见”之对称。即偏执世间及我终归断灭之邪见。盖诸法之因果各别亦复相续,非常亦非断,执断见者则唯执于一边,谓无因果相续之理,世间及我仅限于生之一期,死后即归于断灭。主张此等断见者,如富兰那迦叶即谓无善、无恶,亦无善恶之报,被称为断见外道,属外道十六宗之一。倡虚无主义者,亦属断见之一例。
所谓断常二见,系概括而言外道之种种偏见。据大毗婆沙论卷二○○所载,诸恶见趣虽有多种,皆不出有见、无有见二见之中;有见即指常见,无有见即指断见。以此二见皆为边见,故释尊主张离常、离断,而取中道。又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六载,断见有二种,一谓无后世受罪福苦乐之果报,一谓一切法皆空,即堕于空见者。对于此等边见,经论中多主张以空观对治之,如成实论卷十边见品谓正修习空,则无我见,以灭我见,遂断二边。[杂阿含经卷三十四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、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、卷七十七、瑜伽师地论卷七、卷五十八、佛性论卷一破外道品、成唯识论卷六](参阅“六十二见”1241、“断灭论”6565)
(术语)有情之身心,见为限一期而断绝,谓之断见,反之而见身心皆常住不灭,谓之常见。此二者名边见,为五恶见之第二。涅槃经二十七曰:“众生起见凡有二种:一者常见,二者断见。如是二见,不名中道。无常无断乃名中道。”智度论七曰:“断见者见五众灭。”(五众者五蕴也)。
坚持人死之后身心断灭不复再生的偏见,是五恶见之一。 - 陈义孝编
即「断灭的观念」,如认为「人死后尘归尘,土归土,一无所有」的观念。 - 庄春江居士编
坚持人死后身心断灭不覆再生的偏见。
- 梵心居士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