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学人田与无学人田。(一)学人田,乃小乘见道以后,修学圣道之圣者。此依圣位之差别而有十八种人,称为十八有学。(二)无学人田,乃得极果,更无可修学之圣者。依根性之差别而有九种人,称为九阿罗汉。据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载,学无学能正其身,故可尊敬;乃世人福田,施之可得福。
(二)悲田与敬田。(一)悲田,谓贫穷困苦之人,是为可施与慈悲心之田。(二 )敬田,谓三宝,是可以恭敬心供养之田。[智者大师别传]
(三)有作福田与无作福田。有作,乃欲得福报而修;无作,乃无欲得福报之念,唯起恭敬而修。[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五]
(四)敬田与恩田。(一)敬田,恭敬三宝而供养,可获无量功德。(二)恩田,对父母之养育恩、师长之教诲恩,恭敬供养,非仅报恩,亦能获福。[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]
(名数)一学人田,小乘见道位已后,修学圣道之圣者也。是有十八人:一信行,二法行,三信解,四见到,五身证,六家家,七一种,八向须陀洹,九得须陀洹,十向斯陀洹,十一得斯陀洹,十二向阿那含,十三得阿那含,十四中般涅槃,十五生般涅槃,十六行般涅槃,十七无行般涅槃,十八上流色究竟涅槃(已上圣位之差别也,谓之十八有学)。二无学人田,得极果更无可修学之圣者,即阿罗汉也,是有九人:一思法,二升进法,三不动法,四退法,五不退法,六护法,七实住法,八慧解脱,九俱解脱(是依根性差别而名之九种罗汉)。见中阿含三十福田经。[囗@又]有二福田:一悲田,贫穷困苦之人也,是为可施与慈哀心之良田。二敬田,三宝也,是为可以恭敬心供养之良田。智者大师别传曰:“回施悲敬两田,使福德增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