谓见取与戒取。亦即五见中之见取见、戒禁取见。(一)于非胜法中生定胜想,或于非事实中生决定心,以唯此为事实,余皆妄语,此偏僻固陋之见称为见取。(二) 舍智而以洗浴等戒望得清净,称为戒取。亦即非因计因 ,非道计道之谬见。[成实论卷十]
二取有四种解说。一、相、见二取,所取者为相分,及能取者为见分。二、名、色二取,五蕴中的第一蕴为色,余四无色蕴为名。三、心及心所二取,一切五蕴,都不离这心、心所法。四、本、末二取,取第八识的总报为本,取余识的别报为末。 - 于凌波居士著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关于菩提下联系我们赞助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