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身寂静与心寂静。寂静者,谓离烦恼,绝苦患,亦即涅槃之理。(一) 舍家弃欲,息众缘务,避喧闹之世而闲居静处,不作一切身之恶行者,称为身寂静。 (二)离贪、嗔、痴等诸烦恼,修习禅定,不起恶心者,称为心寂静。[释氏要览卷下]
(名数)一、身寂静,舍离恩爱之家,避喧闹之世,闲居静处也。二、心寂静,离贪嗔痴等诸烦恼,修禅定,不起恶心也。
(名数)一身寂静,舍家弃欲,息众缘务,闲居静处,远离情闹,身之恶行一切不作,是云身寂静。二心寂静,于贪嗔痴等悉皆远离,修习禅定而不散乱,意之诸恶行一切不作,是云心寂静。见释氏要览下。
[出释氏要览] 一身寂静谓舍家恩爱及众缘务。闲居静处。远离愦闹。身诸恶行。一切不作。是名身寂静。二心寂静谓于贪嗔痴等。悉皆远离。修习禅定。无有散乱。意诸恶行。一切不作。是名心寂静。 - 明·一如等 撰
身寂静和心寂静。身寂静是舍家弃欲和离开喧闹的都市到一个寂静的地方去闲居,身方面的恶行,一切不作;心寂静是杜绝贪嗔痴等诸烦恼,修习禅定以使心不散乱,意方面的恶行,一切不作。 - 陈义孝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