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什么是法舫?法舫是什么意思?

在佛学大词典、唯识名词白话辞典中都找到了“什么是法舫”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,请查阅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学大词典】对“什么是法舫”的解释

(1904~1951)河北陉县人,俗姓王。自幼父母双亡。民国十年(1921),十八岁,依南岳是岸长老出家。后投法源寺,依道阶法师受具足戒。十一年赴武昌佛学院,亲近太虚大师,为该院第一期学僧。曾先后任教于武昌佛学院、柏林教理院、汉藏教理院,三度主编“海潮音”。又主持世界佛学苑图书馆,襄佐太虚大师设立世界佛学院研究部,为其得力助手。

  三十二年,与达居、白慧等人同赴印度留学,入国际大学修学梵文、巴利文及英文。三年后,转往锡兰,从锡兰长老  Rev.  Kirwatatuduwe,  Prasekene  研究巴利  文及各种佛教教理,为出家众中精通英、日、梵、巴利等数种语文之杰出僧才。后西安筹设巴利三藏院,中锡二国互换学僧,系由师促导而成者。三十六年太虚大师示寂,师乃奔返祖国,至雪窦寺礼其舍利。旋继任雪窦寺住持。三十八年春,受任湖南首刹大沩山住持。复赴武昌为太虚大师建舍利塔,拟扩充武昌佛学院,终以战事而转往锡兰,任教于锡兰大学,主讲中国佛学;暇则游化马来西亚、泰国一带;并专事太虚大师全书之编纂刊行。四十年病逝锡兰,世寿四十八。著有唯识史观及其哲学,译有南传阿毗达磨摄义论等书。

【唯识名词白话辞典】对“什么是法舫”的解释

俗姓王,河北井径县人,民国前七年(一九○四)生。他家庭贫困,自幼父母双亡,因逃避旱灾到北京,入法源寺义学读书,十余岁时依姚家井观音寺是岸和尚出家,旋于北京法源寺受具戒,民国十一年入武昌佛学第一届受学,亲近太虚大师。武院毕业,入北京藏文学院,曾随大勇组织的西藏学法团赴西藏学法,至西康受阻折返,回武昌佛学院任教。十九年至北京柏林教理院任教,讲《俱舍论》。二十年复返武院,任世界佛学苑图书馆主任,并主编“海潮音”月刊。抗战期间入川,任教于汉藏教理院。



民国三十年,奉太虚大师命以传教师名义赴印度,在国际大学受学及任教。三十六年以太虚大师逝世返国,继任奉化雪窦寺住持。三十八年赴香港弘化,三十九年出席在斯里兰卡召开的世界佛教徒大会,民国四十年在斯里兰卡病逝。遗留著作甚多,主要者有《唯识史观及其哲学》,为近代修学唯识者的重要著作。 - 于凌波居士著

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“法舫是什么意思”的答案有错误,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,感谢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