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什么是法门?法门是什么意思?

在佛学大词典、丁福保佛学大词典、佛学常见辞汇、俗语佛源、佛识慧集中都找到了“什么是法门”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,请查阅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学大词典】对“什么是法门”的解释

梵语dharma-parya^ya。即佛法、教法。佛所说,而为世之准则者,称为法;此法既为众圣入道之通处,复为如来圣者游履之处,故称为门。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本(大四四·二五二中):“轨生物解曰法,圣智通游曰门。”法界次第亦谓“门谓能通”,故知门之一词,实为通入之义。其次,门者,亦含差别之意;以佛所说之法义有种种差别,故称“如来开法门,闻者得笃信”、“以种种法门,宣示佛道”。如是,法门一词既可作为佛所说教法之总称,而以“不二法门”总括其教说之绝对性;亦可以“八万四千法门”含摄其重重无尽之个别性,以应众生千差万别,重重无尽之烦恼;盖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,故佛乃为之说八万四千法门

  法门既可无尽无量,故以大海比喻其深广浩瀚,不可测量,称为法门海。唐译华严经卷二(大一○·七中):“佛刹微尘法门海,一言演说尽无余。”准此,一切菩萨初发心时,即以“法门无量誓愿学”一语为四弘誓愿中之一愿,而缘四圣谛中之道谛,以广学无尽之法门。[增一阿含经卷十、维摩经卷八、法华经方便品、华严大疏卷二、摩诃止观卷一]

【丁福保佛学大词典】对“什么是法门”的解释

  (术语)佛所说,为世之则者,谓之法,此法为众圣入道之通处,故云门。又诸法并通于一实,故名为门。又为如来圣智游履之处,故名为门。华严大疏二曰:“如来通智游入,故号门。”同演义钞一曰:“并通一实,故得称门。”注维摩经八曰:“肇曰:言为世则谓之法,众圣所由谓之门。”起信论义记中本曰:“轨生物解曰法,闻智通游曰门。”法界次第中曰:“门谓能通。”又,门者差别之义。所说之法义有种种差别,故云法门。增一阿含经十曰:“如来开法门,闻者得笃信。”法华经方便品曰:“以种种法门,宣示佛道。”止观一曰:“此之止观,天台智者己心中所行法门。”

【佛学常见辞汇】对“什么是法门”的解释

  佛所说的法,因是众生超凡入圣的门户,故称法门。 - 陈义孝编

【俗语佛源】对“什么是法门”的解释

  《华严经·方便品》谓:佛“以种种法门,宣示佛道”。佛的教化方式和内容,称为法门。唐·黄蘖《传心要法》说,佛用“八万四千法门对八万四千烦恼”,以便使不同根机的众生从适合自己的法门而入,除烦恼,了生死。“八万四千”极言其多,可作无尽无量解释。如大乘、小乘、顿悟、渐悟、理门、事门等等,都是种种“法门”。又如《维摩诘经》高唱“不二法门”。禅宗五祖弘忍阐扬“东山法门”。法门一词又可随文生训。如《旧唐书·萧瑀传》:“梁武帝穷心于释氏,锐意于法门。”此指佛法。八指头陀《十二叠韵呈笠云本师》诗:“法门望重比昆仑,法海波澜满腹吞。”此指佛门。又如唐·杨炯《和旻上人伤果禅师》诗:“法门摧栋宇,觉海破舟船。”此指寺门,佛寺。亦有专用法门为寺名者,如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。后亦泛指某家某派的独传之秘。明·高攀龙《困学记》:“严立规程,以半日静坐、半日读书,静坐中不帖处,只将程朱所示法门参求。”在小说中运用如茅盾《子夜》八:“我得了一个翻本的法门,特地来和你商量。”此指方法、诀窍。(李明权) -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

【佛识慧集】对“什么是法门”的解释

佛所说的法,因是众生超凡入圣的门户,故称为法门

- 梵心居士编

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“法门是什么意思”的答案有错误,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,感谢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