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什么是粪扫衣?粪扫衣是什么意思?

在佛学大词典、丁福保佛学大词典、佛学常见辞汇、法相辞典中都找到了“什么是粪扫衣”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,请查阅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学大词典】对“什么是粪扫衣”的解释

  梵语pa^m!su-ku^la,巴利语  pam!su-ku^la。  略称粪扫。又作衲衣、百衲衣。即摭取被舍弃于粪尘中之破衣碎布,洗涤后作成之袈裟。

  据十住毗婆沙论卷十六解头陀品载,着此衣有十利:(一)惭愧。(二)防寒、热等。(三)表示沙门之仪法。(四)天人恭敬。(五)无贪好。(六)随顺寂灭,无烦恼炽然。(七)有恶易见。(八)  无余物之庄严。(九)随顺八圣道。(十)精进行道,无染污心。故知比丘以粪扫衣为袈裟,最为殊胜,最受尊重。

  粪扫衣之种类,因律典而异,据十诵律卷二十七载,共有四种:(一)包裹死者而弃于墓地之冢间衣。(二)包裹死者而布施给比丘之出来衣。(三)在聚落中,置于空地而无所属者之无主衣。(四)舍弃于巷陌、冢间或粪尘中之弊物,称为土衣。另于四分律卷三十九举出牛嚼衣、鼠啮衣、烧衣、月水衣、产妇衣、神庙中衣、若鸟衔风吹离处者冢间衣、求愿衣、受王职衣、往还衣等,称为十种粪扫衣

  此外,凡受持粪扫衣之比丘,称为粪扫衣比丘(梵pa^m!su  -ku^lika  )  又其他如粪扫食、粪扫钵、粪扫革屣、粪扫卧具等,皆为遗弃于粪扫处之物。[杂阿含经卷三十八、四分律卷八、五分律卷二十、有部毗奈耶卷二十七、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三](参阅“三衣”551)

【丁福保佛学大词典】对“什么是粪扫衣”的解释

  (衣服)又曰衲衣。火烧牛嚼鼠啮死人衣月水衣等,天竺之人,弃之于巷野,与拭粪之秽物同,故名粪扫衣。浣洗缝治之而着于外也。又补纳粪扫之衣片而着用之。故亦名纳衣。比丘着此粪扫衣,不更用檀越之施衣,为十二头陀行之一。粪扫衣之功德,在于离贪着。行事钞下一曰:“粪扫衣,制着意,此乃世人所弃,无复任用,义同粪扫。”大乘义章十五曰:“粪扫衣者,所谓火烧牛嚼鼠啮死人衣等。外国之人,此等之衣,弃之巷野,事同粪扫,名粪扫衣。行者取之,浣洗缝治,用以供身。”行事钞下三曰:“纳衣者,四分云:舍檀越施衣,着粪扫衣。”梵Pa&mdotabv;sukulika。

【佛学常见辞汇】对“什么是粪扫衣”的解释

  粪扫衣有五种,一道路弃衣,二粪扫弃衣,三河边弃衣,四蚁穿破衣,五破碎衣。又有五种,一火烧衣,二水渍衣,三鼠咬衣,四牛嚼衣,五奶母弃衣。以上之衣,印度人讳忌,故弃之。因取人家此种弃之不用与拭粪秽物差不多的衣片来补纳成衣,故名粪扫衣,又名纳衣。 - 陈义孝编

【法相辞典】对“什么是粪扫衣”的解释

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一卷九页云:如世尊说:粪扫衣少,易得,无罪。云何少?云何易得?云何无罪?尊者世友说曰:少用功而办故;非多人受用故;多少。随彼彼时处,皆可得故;名易得。佛所听许故,智者受用故;名无罪。大德说曰:少价量故,名少。不从他求故,名易得。无摄受故,名无罪。 - 朱芾煌

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“粪扫衣是什么意思”的答案有错误,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,感谢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