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拂拭所有垢净、迷梧、始终等之法执,而入于生佛平等、圆满究竟之法。盖诸法实相,如如平等,然若有所偏执,则处处以分别心见垢净、迷悟、始终之差别相,以是之故,乃有方便教门之设立,或权借众生、菩萨之名目,或巧立修行阶位之等次,凡此方便之教门,皆谓之“迹”,用以化导众生入于无二无别之一真法界。此染净不二、生佛平等之一真法界即谓之“玄”。又拂与“发”同义,玄通于“源”,故拂迹入玄又称“发迹入源”。
或以释迦施化利生之一切法为“迹”,而以弥陀别意弘愿他力之法为“本”,而谓舍离释迦之教迹而归入弥陀之弘愿为发迹入源。[圆觉经、圆觉经略疏卷上]
(术语)又作发迹入源。圆觉经曰:“是故我说身心幻垢,对离幻垢说名菩萨,垢尽对除,即无对垢及说名者。”圭峰之圆觉略疏上科此文,谓为拂迹入玄。同钞四之一释之曰:“拂迹入玄者,为欲入生佛平等称性圆满究竟之法,故宜拂前垢净迷悟始终分限之迹也。”是指于法见执垢离垢等差,于人立众生菩萨等别之,因分可说教门谓之迹,指染净不二,生佛平等之一真法界谓之玄。此乃果分不分不可说之妙境,故名为玄也。佛今为使入此玄拂彼之迹,谓之拂迹。其要在去幻垢。佛之有教迹,为众生之有幻垢故也。众生之幻垢既去,即得拂迹,而入于玄。然观经玄义分记三转用此语曰:“果位难思,发迹入源。”发有拂之义,源有玄之义,故与拂迹入玄之语同也。但其意,指释迦要门施化利生之一切法为迹,指弥陀别意弘愿他力之法为本,舍要门之教迹,而归入于弥陀之弘愿,谓之发迹入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