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语vipa^ka。即由过去业因所招感之结果。又作异熟、果熟、报果、应报、异熟果。有二种:(一)总报,即由引业(总报业)而来之果报,如人之生存即由前生引业而来。(二)别报,即人人个别之果报,系由满业(别报业)而来,又称满果,如同生而为人,则有男、女、贫、富之分,此即为别报。
就时间而言,则有三时业之三时报:(一)顺现报,即今生造业,今生报应之果报。又作现报。(二)顺生报,即今生造业,来生报应之果报。(三) 顺后报,即今生造业,再来生报应之果报。六道中,人、天二道系由持五戒、行十善而得之果报,故称为善果。 然此善果仍有迷惘烦恼,故又称为颠倒善果。
又严格言之,果与报之意义亦有差别,凡由同类因而生之等流果,称为果;凡由异熟因而生之异熟果,称为报。据法华经玄义卷二上载,习果为果,报果为报。又后生之烦恼称为习果,苦痛则称为报果;故贫富苦乐等皆为果报。[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中二、俱舍释论卷三、卷五、法苑珠林卷六十九、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注解、摩诃止观卷八下]
(术语)新曰异熟。旧曰果报。果报者,吾人今日之境界。为对于过去世业因(不善不恶也)之结果,故曰果。又为应于其业因而报者,故曰报。然则曰果,曰报,其体为一,总括一切众生自生至死之间,自己所感受之吉凶事而谓为果报。但分别果报二字,则法华方便品明十如是中,有因缘果报之四,对于因而言果,对于缘而言报也。正可生果之物曰因,助其因而使取果者曰缘。譬如米麦之种,因也。农夫之力或雨露之润等,缘也。然则当年米麦之成熟时,对于昨年之米麦而言,则是果,对于昨年之农夫雨露而言。则为报也。如是吾等原具可生夫夫三界之果之种。是曰因。然为恶业则助地狱界之因,使感地狱之果,为善业,则助人间天上界之因,使招人间天上界之果。盖善恶之业,对于三界之果,则非为因,而为缘。因而望此缘于三界之果更与以报之名也。但此分因缘果报,而详论义理,果报之物体,二者非异。果报之状体,虽有苦乐好丑等差别,而其性质则非善性,亦非恶性。无记性(善不可记,恶亦不可记者也)。法华经方便品曰:“如是因,如是缘,如是果,如是报。”无量寿经上曰:“行业果报。”
由于过去的业因造成现在的结果,叫做果,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,所以又叫做报。如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,就是果报的意义。 - 陈义孝编
就果之义,若分别之,亦可说为果报二义。果者结果,报者报得,果有总义,报具别义。于一果体上,有种种之报境也。但在通常,亦通用之。 - 明·杨卓
即由过去的业因,所招感的结果。此又作异熟、果熟、报果、异熟果等。此有二种:一、总报,即由引业(总报业)而来的果报,如人之生存即由前生引业而来。二、别报,即人人个别的果报,系由满业(别报业)而来,又称满果,如同生而为人,则有男女、美丑、贫富之分,此即为别报。若就时间而言,则有三时业之三时报:一、顺现报,即今生造业,今生报应之果报。又作现报。二、顺生报,即今生造业,来生报应之果报。三、顺后报,即今生造业,来生报应之果报。六道中,人、天二道系由持五戒、行十善而得之果报,故称为善果。然此善果仍有迷惘烦恼,故又称为颠倒善果。 - 于凌波居士著
由过去的业因造成现在的结果,所以叫做果,又因为这是业因所得的酬报,所以又叫做报。如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,就是果报的意义。
- 梵心居士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