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迷而还归寂灭之意。又作还源。与“流转”相对称。据大毗婆沙论卷一○○、显扬圣教论卷十五等所说,即由修行之功行,断除烦恼,出离生死,还归涅槃之本源。摩诃止观卷五上(大四六·五六中):“还源反本,法界俱寂,是名为止。”
俱舍论卷三就流转及还灭,建立六根乃至三无漏根等二十二根,初十四根即就流转之所依、生、住、受用等四义而立,后之信等八根亦就还灭之所依等立。即信等五根为还灭之所依;又三无漏根中,由未知当知根故得无漏智生,由已知根故得无漏智住,由具知根故得受用现法乐住。[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一、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九、成唯识论卷三、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末、卷下末](参阅“流转”3866)
(术语)灭者涅槃也。造业受生死之果,谓之流转,而修道证涅槃,谓之还灭。正理论九曰:“生死止息,是还灭义。”俱舍颂疏根品一曰:“言还灭者,生死止息,名为还灭。取涅槃得,为还灭体。”
还归于寂灭,也就是修道证涅槃。 - 陈义孝编
行者修道证菩提。
- 梵心居士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