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语nirma^n!aks!etra。乃佛为初地以前菩萨、二乘及凡夫所方便示现之国土。又作变化土、应化土、方便化土。系三土或四土之一。与“真实报土”相对。此土随众生机宜而有净、秽之别,净心所感者称为净土,如弥勒净土;秽心所感者称为秽土,如释迦示现之娑婆世界。此净、秽二土皆为长时变现之化土,异于维摩经中之足趾按地而一时暂变之化土。又阿弥陀佛特为往生净土而不能见到真实佛土者,所权巧施变之弥陀净土亦是。
信乐弥陀之他力本愿者,直接往生真实报土而证得佛果;不信弥陀本愿而以修诸善、称名号等一切功德回向往生者,因其尚有疑惑,故不能入真实报土,唯入佛化现之佛土,如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净土相皆是,即疑城、胎宫、懈慢界、边地等。[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一、成唯识论卷十、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末、显净土教行证文类卷六]
(术语)三土之一。为度凡夫二乘化作之国土。申言之,即变化身之住土也。此中有净土与秽土之别。如娑婆者为秽土之化土,如兜率者为净土之化土。化士由所住之佛身而名之。例如此娑婆世界,自众生言之,则为众生自业所招之众生秽土,然佛为度二乘凡夫,以化身出于此土时,自以神通力,而变现似秽土之土而住之。故从众生言,为属于众生果报之秽土,从佛言,则为佛变现之秽土之化土也(众生之秽土与佛之化土,互相融和而现一相,如数多之灯光相和)。天台所立四土中凡圣同居土,方便有余土之二者,或应土是也。唯识论十曰:“变化身依变化土,谓成事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无漏净秽佛土因缘成熟,随未登地有情所宜化为佛土,或净或秽,或小或大,前后改转,佛变化身依之而住,能依身量亦无定限。”述记十末曰:“化土虽复说法,神通增故立变化名,法乐义劣。”(化土非如佛之自受用土,受用法乐之地以神通变化度众生之地也)。
佛变化身所住的国土,此中有净土与秽土的分别,如娑婆是秽土的化土,兜率是净土的化土。 - 陈义孝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