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三业之一。依嗔恚而生之身、口、意三业,统称秽业。据大乘义章卷七载,嗔恚之心,能污秽自己与他人,故名为秽;而由秽法所生起之身、口、意三业,即名为秽业。三业系指曲业、秽业、浊业。曲业、浊业分别依谄、贪而生起身、口、意三业,故曲、秽、浊三业系就身、口、意三业之染污情形而作之分类。[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七、俱舍论卷十五](参阅“三业”638)
(术语)三业之一。见业条附录。
瑜伽九卷八页云:秽业者:谓卽曲业,亦名秽业。又有秽业。谓此法异生,于圣教中颠倒见者,住自见取者,邪决定者,犹预觉者,所有善不善业。又云:由邪解行为依,能障所起诸功德义;故名秽。
二解 瑜伽九十卷六页云:猛利贪瞋所起诸业,皆名秽业。
三解 杂集论八卷五页云:秽业者:若身等业,能污相续,依此发生如是障业。又云:损灭见所摄增恶清净所立法义、名秽。
四解 俱舍论十五卷二十页云:若依瞋生身语意业,名烟秽业。瞋、秽类故。 - 朱芾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