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梵语ka^la,巴利语同。又作柯逻。意译为时。于印度说时之名有迦罗、三摩耶二种。佛教中,于律中所说非时食、时药、时衣等之时为迦罗。因恐与外道所执着为实在之时(梵ka^la )混同而生邪见,故除在律中提说之外,余多用三摩耶之语。又有一说将时分为迦罗时、三摩耶时、世流布时等三种。又依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二星宿品之说,谓一迦罗等于一千六百刹那,相当于现今之四十八秒[大智度论卷一、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卷二](参阅“三摩耶”672)
(二)梵语kala^。极微数量之名称。(参阅“歌罗分”5823)
(杂名)Kal&amacron;,又作哥罗,歌罗。分量名。慧苑音义上曰:“哥罗分,正云迦罗,此云竖,折人身上一毛为百分中之一分也。或曰:十六分之一分。谓西域风俗,以十六升为斗,如此土以十六两为一斤。义译为校量分。”玄应音义四曰:“折一毛以为百分,一分为歌罗分,论以义翻名为力胜。以无漏善法一歌罗分,胜有漏千分故也。”[囗@又](术语)K&amacron;la,又云迦攞。译曰实时。时有二种。实时云迦罗。假时云三摩耶。律中所说时食时药时衣之时,实时也,经中所说一时一日乃至一劫之时,假时也。智度论一曰:“天竺说时名有二种:一名迦罗,二名三摩耶。”名义集二曰:“刊正记云:即实时。谓毗尼中,听时食,遮非时食,则实有其时也。故大论云:毗尼结戒是世界中实,非第一义中实。”见三摩耶条。[囗@又](人名)此翻黑。或云哥罗。是尊者。已得阿罗汉果。见迦楼条。
清凉疏:此云竖,析人身一毛以为百分。 - 宋·普润法云
刊正记云:即实时。谓毗尼中,诫内弟子,听时食,遮非时食,则实有其时也。故大论云:毗尼结戒,是世界中实,非第一义中实。论又问云:若非时食、时药、时衣,皆迦罗,何以不说三摩耶?答:此毗尼中说:白衣不得闻,外道何由得闻,而生邪见?余经通皆得闻,是故说三摩耶,令其不生邪见。 - 宋·普润法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