禅林用语。原谓做事时,善能见机行事,灵活运作,犹如游猎之时,一见兔之踪迹,即刻放出飞鹰追逐之;在禅林中,转指师家之临机接待学人,善能应机说法,随机应变,善巧灵活。碧岩录第二十七则(大四八·一六七中):“垂示云:“问一答十,举一明三,见兔放鹰,因风吹火。””
鹰隼是一种猛禽,动作迅疾,搏兔准确而有力。禅宗用以比喻对机说法,机锋敏捷,体现出“顿悟”的特色。《五灯会元》卷十六谓:“护圣不似老胡,拖泥带水,只是见兔放鹰,遇麞发箭。”后俗语中用“见兔放鹰”比喻见到眼前塵的利益,就贪婪地竞相争逐。如《石点头·侯官县烈女歼仇》:“当今世情,何人不趋炎附势,见兔放鹰,谁肯结交穷秀才?”(李明权) -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