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什么是忌日?忌日是什么意思?

在佛学大词典、丁福保佛学大词典、佛学常见辞汇中都找到了“什么是忌日”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,请查阅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学大词典】对“什么是忌日”的解释

  即忌惮日,指故人之死期。又作讳日、命日、忌辰、讳辰。于是日行追吊之礼,避免游乐嬉戏,以诵经、法会等慎重行事为死者追福。又人死之后次月之忌日,特称月忌;三十五日称小练忌;四十九日称大练忌;每年卒月之忌日,称正忌日,或称祥月、祥月命日;对正忌之当日而谓其前日为宿忌;满周年之正忌日,称小祥忌、一周忌;二周年之正忌日,称大祥忌、三回忌。此外,每七日设斋会,至七七日(四十九日)为止,称为中阴法要;满百日设斋会,称为百日。

  忌日诵经营斋之法,自古行之,佛典多有记载,如梵网经卷下谓父母兄弟、和尚、阿阇梨之殁日,及三七日(二十一日)乃至七七日中,应读诵大乘经律即是。又前述小祥、大祥之名称,在礼记中已有之,盖百日、大小祥忌,系托儒家之丧制而修出世之法者。

  有关忌日之名词甚多,如达磨忌(十月五日)、百丈忌(一月十七日)等。日本另有十三回忌、三十三回忌、五十回忌、百回忌等,且各宗派开祖、祖师等之忌日亦各有不同之名称,如曹洞宗开祖之正忌日称为高祖忌、永平忌,真言宗称御影供,日莲宗称御会式、御命讲等。禅宗则有二祖三佛忌(二祖忌指达磨忌、百丈忌,三佛忌指释尊之涅槃忌、降诞会、成道会)、开山忌等称,各于其时修法事。[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、佛祖统纪卷三十三、释门正统卷四、释氏要览卷下、传法正宗记卷五、敕修百丈清规卷二百丈忌条、礼记礼问传、魏志卷四齐王纪、晋书列传第六十九桓玄传、僧堂清规卷四]

【丁福保佛学大词典】对“什么是忌日”的解释

  (术语)又作讳日。人之死日,追怀其人,而忌逸乐之事,故云忌日。礼祭义曰:“君子有终身之爱,忌日之谓也。”注“忌日者亲亡之日。”楞严经一曰:“波斯匿王,为其父王,讳日营斋,请佛宫腋。”同长水疏曰:“先王崩日,忌讳之辰,故云讳日。讳忌也,以忌举吉事讳避其名也。”释氏要览下曰:“二月十五日,佛涅槃日,天下僧俗,有营会供养,即忌日之事也。俗礼君子有终身之孝,忌日之谓也。又谓不乐之日,不饮乐故。或云讳日,或云远日(远日犹温曲礼,丧事先远日)。释子死亡,可称归寂之日,盖释氏无忌讳故。”

【佛学常见辞汇】对“什么是忌日”的解释

  又名讳日,即人死亡的日子。因追怀其人,而忌作逸乐之事,故名忌日。 - 陈义孝编

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“忌日是什么意思”的答案有错误,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,感谢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