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什么是鸡足山?鸡足山是什么意思?

在佛学大词典、丁福保佛学大词典、法相辞典中都找到了“什么是鸡足山”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,请查阅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学大词典】对“什么是鸡足山”的解释

  (一)梵名Kukkut!apa^da  -giri,  Kurkut!apa^da-giri  ,巴利名Kukkut!apada-  giri,  Kurkut!apada-giri  。又作鸡脚山、尊足山、狼足山、狼迹山。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,乃摩诃迦叶入寂之地。大唐西域记卷九(大五一·九一九中):“高峦峭无极,深壑洞无涯。山麓溪涧,乔林罗谷。冈岑岭嶂,繁草被岩。峻起三峰,傍挺绝崿。(中略)其后尊者大迦叶波居中寂灭,不敢指言,故云尊足。”其位置相当于今伽耶(梵Gaya^  )之北北东二十五余公里处,佛陀伽耶(梵Buddha  -Gaya^  )之东北三十二公里之处。[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、阿育王经卷七、高僧法显传]

  (二)位于云南宾川县西北五十余公里处。据大清一统志卷三七八之山川条载,鸡足山位于宾川州西北一百里,太和县与邓川州之接界处。明一统志中有九曲山之称,位于洱河之东百余里。峰峦起伏,如莲之九盘,故又称九重岩山。山中有石洞,然不能通行。李元阳之游记谓,叶榆水之东,陆行八十里,有一山耸出,平顶向南;余三方各有山一支,如顶上之三足,故称鸡足山。山顶有一迦叶石门洞天,相传系佛陀大弟子摩诃迦叶于此守护佛衣以待弥勒之地,故该山亦被视为摩诃迦叶之道场,为云南教界之中心地,聚于此地之僧徒甚众。三国时建有小庵,唐代扩建,盛时有大小寺院百余座,其中最大者计有五所,即石淙、悉檀、大觉、华严、传衣。此外,寂光、祝圣等亦颇具规模。[滇

释纪卷一、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四帙、滇南碑传集卷三十二、明季滇黔佛教考(陈垣)]

【丁福保佛学大词典】对“什么是鸡足山”的解释

  (地名)梵Kukku&tdotblw;apada,迦叶尊者入定之山,在摩揭陀国。又曰狼迹山。西域记九曰:“莫诃河东入大林,野行百余里,至屈屈吒播陀山,(中略)唐言鸡足。亦谓窭卢播陀山Gurupada,唐言尊足。其后尊者大迦叶波,居中寂灭,不敢指言,故云尊足。”昆奈耶杂事四十曰:“旧云鸡足,由尊者在中,后人唤为尊足。又岭有佛迹,然鸡足尊足,梵音相滥也。”见屈屈吒播陀条。

【法相辞典】对“什么是鸡足山”的解释

西域记九卷三页云:莫诃河东入林野行百余里,至屈屈(居勿反)咤播陀山(唐言鸡足)。亦谓窭卢播陀山(唐言尊足)。高峦峭险,壑洞无涯。山麓溪涧,乔林罗谷;冈岑岭嶂,繁草被岩。峻起三峰,傍挺绝崿。气将天接,形与云齐。其后尊者大迦叶波居中寂灭。不敢指言,故云尊足。摩诃迦叶波者:声闻弟子也得六神通,具八解脱。如来化缘斯毕,垂将涅盘,告迦叶波曰:我于旷劫勤修苦行,为诸众生,求无上法。昔所愿期,今已果满。我今将欲入大涅盘,以诸法藏,嘱累于汝。住持宣布,勿有失坠。姨母所献金缕袈裟,慈氏成佛,留以传付,我遗法中诸修行者,若苾刍,苾刍尼,邬波索迦,(唐言近事男。旧曰伊蒱塞,又云优波塞。皆讹也)邬波斯迦,(唐言近事女。旧云优婆斯。又曰优婆夷。皆讹也)皆先济渡,令离流转。迦叶承旨,住持正法。结集既已;至第二十五年,厌世无常,将入寂灭。乃往鸡足山山阴而上,屈盘取路,至西南冈。山峰险阻,崖径盘薄。乃以锡杖扣剖之,如割。山径既开;逐路而进。盘纡曲折,回互斜通。至于山顶东北面出。既入三峰之中;捧佛袈裟而立。以愿力故;三峰敛覆。故今此山、三脊隆起。当来慈氏世尊之兴世也,三会说法之后,余有无量憍慢众生,将登此山,至迦叶所。慈氏弹指,山峰自开。彼诸众生,既见迦叶;更增憍慢。时大迦叶,授衣致词,礼敬已毕。身升虚空,示诸神变,化火焚身,遂入寂灭。时众瞻仰,憍慢心除。因而感悟,皆证圣果。故今山上建窣堵波。静夜远望,或见明炬。及有登山,翻无所睹。 - 朱芾煌

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“鸡足山是什么意思”的答案有错误,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,感谢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