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语duh!khe dharma-jn~a^na-ks!a^ntih!。八忍之一。亦即观三界之四谛,所发十六心之一。于缘观欲界之苦谛而得苦法智之前位时,所起之无漏法智忍(即无间道智)。忍即信;信理而不疑之智,是为得苦法智之因,称为苦法智忍。(参阅“见道”3000、“苦智”3947)
(术语)八忍之一。观欲界苦谛而正断其见惑之无间道智也。忍者信也。信理而不疑之智,是为得苦法智之因,故名苦法智忍。智者果,忍者因也。俱舍慧晖钞下末曰:“忍谓信,光无始来,于苦谛执我我所等。今得无漏智,知苦谛无我我所,信唯有苦理名忍。”
八忍之一。见八忍条。 - 陈义孝编
杂集论九卷一页云:苦者:谓苦谛。苦法者:谓苦谛增上所起教法。法智者:谓于方便道中,观察谛增上法智。智忍者:谓先观察增上力故;于各别苦谛中,起现证无漏慧。由此慧故;永舍见苦所断一切烦恼。今于此中所说义者,谓于方便道中观察依止苦谛所起契经等法如理作意所摄智增上力故;于自相续苦谛中,现证彼真如出世间慧正见体生。由此慧故;永舍一切见苦所断三界所系二十八随眠。是故名为苦法智忍。
二解 俱舍论二十三卷十页云:论曰:从世第一善根无间,卽缘欲界苦圣谛境,有无漏摄法智忍生。此忍名为苦法智忍。为显此忍,是无漏故;举后等流,以为标别。此能生法智。是法智因,得法智忍名。如华果树。卽此名入正性离生,亦复名入正性决定。由此是初入正性离生。亦是初入正性决定故。经说正性,所谓涅盘。或正性言,因诸圣道。生、谓烦恼,或根未熟。圣道能越;故名离生。能决趣涅盘,或决了谛相;故诸圣道,得决定名。至此位中,说名为入。此忍生已;得圣者名。此在未来,舍异生性。谓许此忍未来生时,有此用非余。如灯及生相。有余师说:世第一法,舍异生性。此义不然。彼此同名世间法故。性相违故;亦无有失。如上怨家,能害怨命。有余师说:此二共舍。如无间道、解脱道故。 - 朱芾煌
八忍之一。观欲界苦谛,而正断其见惑的无间道智。忍者信也。信理而不疑之智,是为得苦法智之因,故名苦法智忍。智者果,忍者因也。《俱舍慧晖钞》下末曰:“忍谓信,光无始来,于苦谛执我我所等。今得无漏智,知苦谛无我我所,信唯苦理名忍。” - 于凌波居士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