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五趣之业与不定业。即:(一)地狱业,为十恶业之上品。十恶分上中下三品,谓欲作,正作,作已,此三时心无悔者,称为上品;作已能悔者,称中品;正作能悔者,称下品。(二)畜生业,为十恶业之中品。(三)饿鬼业,为十恶业之下品。(四)人业,为散善之下者。(五)天业,为散善之上者,能招感欲界之六天;八禅定业,能招感色、无色界之八天处。(六)不定业,为微善下恶,而受业不定者。[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、成实论卷八“六业品”、大乘义章卷七]
(名数)五趣之业与不定业也。一地狱业,为十恶业之上品者。二畜生业,为十恶业之中品者。三饿鬼业,为十恶业之下品者。四人业,为散善之下者。五天业,散善之上者,感欲界之六天,八禅定业,感色无色界之八天处。六不定业,微善下恶,受业不定者。见成实论六业品,大乘义章七。
(名数)日本睿山所学之课业。一止观业,习法华之经疏也。二大日业,习大日经之经疏也。三金顶业,习金刚顶经之经释也。四苏悉业,习苏悉地经之经记也。五一字业,习一字顶轮王经之经释也。六瑜只业,习瑜只经之经记也。初传教立止观遮那二业,于遮那业中摄大日业等诸业,后来渐分业于遮那业中,开五课焉。
地狱业、畜生业、饿鬼业、人业、天业、不定业。 - 陈义孝编